这是一次鸟兽预报地震的奇迹吗

这是一次鸟兽预报地震的奇迹吗

在《蒙古族民间故事集》(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九六二年版)中,有一篇由甘珠尔扎布记译的故事《猎人海力布》,它讲猎人海力布因救白蛇(龙女)而得到了一颗宝石,含在嘴里就能听懂鸟兽的语言。有一天他听见一群飞鸟议论说:“我们快到别处去吧!明天这里附近的大山都要崩裂,涌出的洪水,泛滥遍野,不知要淹死多少野兽哩!”海力布听了这个消息,十分焦急,但是老龙王曾经叮嘱他,他自己知道的事绝对不许告诉别人,如果泄露了天机,就要受到神的惩罚。海力布不顾这一切,下定决心:“宁肯牺牲自己,也要救出大家。”于是他把自己得宝的经过和飞鸟的议论以及它们“忙着逃难的情形”一一告诉大伙。人们立刻“赶着牛羊马群,把家迁走”。果然“到第二天早晨,在轰轰的雷声中,忽然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响声,霎时山崩水涌,洪水滔滔”。大伙逃脱了这场巨大的自然灾害,海力布却英勇地献出自己的生命,“渐渐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人们至今还把它叫作“海力布石头”,并子子孙孙祭祀着这位舍己救人的英雄。

这篇故事歌颂了一位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猎人,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高度的自觉性来牺牲个人拯救大伙。他是劳动人民在民间故事中塑造出来的最动人的一类艺术典型,至今仍在我们面前闪耀出英雄主义的光芒。

我觉得这篇故事还有另一方面的价值,它生动地叙述了一次由鸟兽来预报地震的过程。其中讲的一声巨响,山崩水涌,显然是在内蒙草原上发生的一次相当强烈的地震。飞鸟像人一样议论,海力布因口里含着宝石而能听懂它们的特殊语言,这是故事文学的艺术虚构。可是那些鸟雀因对即将发生的地震有预感而纷纷逃离,则是可信的。那位熟悉鸟兽生活习性的猎人,对此反常现象十分惊奇,便以关怀集体的强烈责任心通知大伙转移,以防某种自然灾害的突然降临。大伙平安得救了,可敬的猎人大概是由于某种原因来不及转移而被洪水吞没。当洪水退落,人们在那些被巨大的水力裹挟而来的乱石堆中,发现了一块近似人形的石头,便形成了猎人因泄露天机而遭天谴变成石块的幻想。于是大伙“把它搁在一个山顶上”,作为这位英雄的象征而永志不忘。人们编织故事往往采取虚虚实实的手法,透过虚幻的外衣,可以发现极富于历史真实性的内容。从故事的结尾讲的人们世代祭祀“海力布石头”的习俗来看,更说明这篇故事不完全出自虚构,而保留着人们对于过去实际发生过的这场自然灾害的记忆。由于自然科学的发达,我们现在已能测知地壳运动的奥秘,对某些飞禽走兽能敏感到震前的预兆不仅不感到神秘,还把它作为预报地震的一种手段加以运用。在许多世纪以前,劳动人民不能科学地解释这一切,便把实际发生的事和天真的幻想混合在一起,给它蒙上一层神奇色彩。我们不能苛求于前人,应该感谢他们不但以这次地震灾害为背景,编出了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还给我们保留下了从观察鸟兽的活动迹象而预测到了一次地震灾害的珍贵资料。限于故事的特点,当然只能是非常粗略地反映这次地震的情形。但这对我们今天的科学研究工作来说,也是很难得的了。

另外,在许多民间幻想故事中,常常以能听懂鸟言兽语作为主人公的一种神奇本领。这种幻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十二世纪的埃及古代故事《赛特那和魔术书》(见作家出版社一九五七年出版的《埃及古代故事》)中,其中把听懂鸟兽的语言和控制天地、山岳、大海并列,作为人们追求的一种至高无上的魔法。那时当然谈不上什么“仿生学”,可是人们已经感觉到在飞鸟走兽的机体里潜藏着值得人类加以探究利用的奥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表现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可见对故事里的所谓“魔法”,也须加以分析探究,说不定神奇之中有科学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