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发展态势

一、文化人类学发展态势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研究人的科学,它试图依据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综合地研究人。它兴起于地理大发现时代欧美学者对现代西方工业文明之外的所谓“未开化社会”的研究,于19世纪进化论出现之后才真正成为一门科学。人类学包括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两个分支,分别研究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

我们所熟知的文化概念,学界使用时有广狭两种不同含义。将社会结构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组成部分的文化,属于文化的狭义概念。文化人类学所研究的文化是广义的,它指人类为求生存发展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多种方式及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综合体,包括物质、制度、行为模式与精神生活多个层面。早期文化人类学主要以原始文化为研究对象,泰勒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即其代表作。现在它也将视野由“未开化社会”转向西方现代文明社会。

文化人类学在美国较为发达。这门学问在英国通常称为社会人类学或社会学,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德国称为民族学。20世纪初,又有一些学人将文化科学从人类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文化学。如撇开文化人类学的早期体系,就现代情况而论,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实际上没有多大区别[19]

《原始文化》问世以来,文化人类学迅猛发展,流派众多,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展:或研究文化演进历程,或研究文化传播规律,或研究文化的社会功能,或研究文化的内在结构,或研究原始文化遗留,或研究西方现代文化特征。诸多现代科学,如考古学、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民俗学、神话学等,都和文化人类学有密切联系,甚至互相渗透,彼此融合。我们所熟悉的民俗学,实际上就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

文化人类学是一门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人文学科。它包容广博,理论庞杂,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统一而严整的理论体系,但它能随时代进步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随着人类对研究自身的关注,这门学科也日益受到各国学人的重视,而显出旺盛生机。

我国著名学者李亦园就文化人类学的发展态势作过较为中肯的评述:

人类学是一种冷门的学问,一般人大致都不明了人类学是干什么的,即使对它略有所知的人,也都以为这是一门研究原始人或野蛮文化的学问,距离我们生活的社会非常遥远,有的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消遣的东西,专门研究奇风异俗以满足好奇的心理。其实这些都是误会,人类学以研究不同人群的行为与文化为目的,在他们以全世界不同民族为对象的研究过程中,经常有一些原理原则可提供作为现代社会生活准则,或可帮助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何况,人类学者现在并不以研究原始民族为满足,他们经常扩大研究的领域及于现代的乡村社会甚至于城市社区,他们也经常参与对策的决定以及各种经济开发的计划,他们甚至投身于公共关系与教育机构之中,这些行动已使人类学成为现代社会所赖以存在的知识的一环。其实并不仅如此,人类学家致力于研究人类的过去与现在,不分轩轾地分析处理原始和文明的文化……使人类不但知道过去的自己,知道自己种族所有的子孙,同时也使他们知道这个种族将来应该走以及可能走的方向。[20]

就目前中国总的情况而论,文化人类学还是一门引进不久的新兴学科,亟待在同中国固有学术传统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其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