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传说的构成与特色[1]

木兰传说的构成与特色 [1]

湖北黄陂的木兰山、木兰湖本是依托木兰从军的长诗和传说而构成名山胜景知名于世的。但关于木兰的传说,其构成与演变多年来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亟待予以梳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张静,曾以《黄陂木兰传说研究》为题,撰写成学位论文,以优秀成绩获得通过,随后远赴加拿大攻读民俗学博士学位。她家住黄陂,从小即受到女英雄木兰形象的感染,2004年至2005年在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时,又多次赴木兰山进行田野作业,深入采访熟悉木兰传说和木兰山历史地理的各方人士,并同拥有木兰遗迹的几处外省地方人士交流过,对木兰传说做了一次十分难能可贵的系统清理,我作为指导教师之一,也有幸参与研讨。我今天主要吸纳她的研究成果略述管见。

1.木兰传说源于《木兰诗》。木兰传说出自《木兰诗》已是国内学人的一致结论。关于《木兰诗》的作者及相关背景,自宋代以来就流行多种说法,现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曹道衡教授所作解说:“现代学者大多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风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的意愿。它对木兰的讴歌,显然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本诗始见于唐代《文苑英华》,但并非唐人所作,从杜甫、元稹、白居易等人诗作中均提及木兰诗中情景,可断定此诗在中唐即已脍炙人口。木兰形象出自《木兰诗》,并无真实历史原型,而是一个艺术典型,木兰诗属无名氏的民间创作。唐宋以来关于木兰其人及木兰诗作者的种种说法,均属猜测附会。我们研究木兰传说,应撇开历史考据方法,借用民间文艺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方法来解开这一文化谜团。

2.黄陂木兰传说的特质。《木兰诗》问世后因深受民众喜爱,经由三种途径获得进一步传播演化:一是构成新的传说故事,二是改编成小说、戏曲,三是在有关地方建庙立祀而地方化。其中地方化是关键,木兰形象的落地生根,便促成这一传说进一步深入人心了。

现今被认为木兰故里的除湖北黄陂之外,还有河南虞城,安徽亳州,河北完县(顺平)等处,这几处所传木兰事迹,除代父从军外,还有后来重现女儿身,帝欲纳她入宫,木兰遂自缢,死后被尊为“孝烈将军”等。这三地的传说大体一致,谥号均为“孝烈”,而且都以每年四月八日为木兰将军诞辰日举办祭祀活动。加之三地很接近,同属古亳州范围,可以看作是一个传说圈。

黄陂木兰传说历史悠久,早在南齐就设有木兰县,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记载了黄陂的木兰山,其中提到此地建有木兰庙,并引杜牧《木兰庙》一诗为证。对此事迹作全面记述的,有清同治《黄陂县志》所载《木兰古传》:“木兰将军,黄郡西陵人也,姓朱,父寿甫,母赵氏,无子,祷于建明山。赵氏梦山神抱一女入室,……遂有娠,如期生女,是为木兰。寿九十以疾终于家,冢在木兰山后。”这个《木兰古传》的来源虽不可考,但它和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张涛奉旨重建木兰庙所存奏疏的内容大体一致,可见这一说法在明代就已固定下来。

它和上面提到的亳州系统明显不同之处表现在:第一,从父母祈子,木兰出生,代父从军,到寿终正寝,这里有关于木兰完整一生的传说,和他处传说迥然有别。第二,据明人张涛重建木兰庙的奏疏记载:“湖广黄州府黄陂县木兰山,乃真武修炼之处”,这里乃是道教奉祀真武大神的圣地之一,真武庙和金顶,就是明代盛极一时的真武信仰的遗迹。这一信仰向木兰传说渗透融会,便赋予木兰形象以神圣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将她神化了,特别是淡化或抹去了她的女性色彩。然而在近现代的口头传说和通俗小说中,人们却满怀激情地叙说她和伍登的爱情悲剧以及她同花阿珍的姐妹情,又将她还原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女人。第三,民间传说的构造有两种方式。一是依据社会历史和自然界实际存在的人与物来编造故事,这种情况最为常见;再有就是对人们智慧创造的艺术典型或宗教偶像进行再创造,对之增光添彩。木兰传说属于后一种情况。它虽然没有走向全国,发育成如同四大传说那样的口头经典,但在黄陂这一带,由于既有民间口头文学的滋润,又有一代又一代通俗文学家参与创造,还有道教信仰的推波助澜,在多重文化的交织下,木兰传说在这里不仅显得根深蒂固,而且光彩焕发了。

木兰代父从军,本属古人古事,但在黄陂,这一传说似乎并未定型。因有口头传说、通俗小说和宗教信仰多重文化参与传播演化,便使得诸说并存,出现了她因被诬陷不贞或谋反而剖腹明志的情节等,对这种纷乱状况,似应进一步给予科学分析,采取适当方式进行整合。

中国正实施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我以为黄陂木兰传说完全可以列入湖北省乃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中,使木兰艺术形象传承不朽。

附记

黄陂木兰传说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名录图典》中指出:“木兰传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表现了效忠国家、敬老爱亲、追求平等的观念,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学、民俗研究价值。”张静博士于2016年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黄陂木兰传说与风物》一书中告知:木兰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在各地都有流传。湖北木兰传说可追溯到唐朝,至少在明朝已经有了相关的民间信仰,持续至今。在黄陂的传说中,木兰生于大城潭,学艺木兰山,葬于将军坟。围绕木兰生平,演绎出大量的地方传说,同时与相关自然景观和文化遗迹相结合,形成了大量的风物传说。

2021年10月2日

【注释】

[1]原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