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民间文学研究评论的基本要求

第五节 从事民间文学研究评论的基本要求

民间文学原本是一种口头语言艺术,它以口头传承方式在各族民众中间世代相传,存活至今。作为一种文化学术事业,对它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评论,是这项工作的两翼。现在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于1950年成立时就叫“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可见研究评论工作在其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我们学习民间文学,不能只限于个人欣赏民间口头文学的美感,还要积极投身于民间文学的研究评论活动。这里讲一下研究评论民间文学的基本要求。

作为现代新兴的民间文艺学学科,以北京大学于1922年创办的《歌谣》周刊为标志。1954年创办的《民间文学》杂志和1982年创办的《民间文学论坛》则是它在新中国诞生以及跨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后推进民间文学事业的重要标志。《民间文学论坛》在1982年创刊号上曾刊出《稿约》道:

本刊为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刊物,欢迎下列稿件:1.关于民间文学基本理论和实践中重要问题的研究;关于民间文艺学方法论的探讨;搜集、整理工作的经验介绍和讨论;民间文学作品(包括神话、传说、歌谣、故事、童话、寓言、笑话、民间小戏、谜语、谚语等)的欣赏,札记,评论和专题研究;民间文学史的专题研究;关于国际民间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历史,流派与著作的评价,关于民俗学的研究与介绍;民间文学书刊的评价;有关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文献与资料;关于民间文学工作情况与活动的消息、学术动态以及民间美术欣赏等等。

2.本刊特别欢迎言之有物、旗帜鲜明、生动活泼、短小精悍的理论文章。

《民间文学论坛》创刊于1982年初,终刊于1998年底,在17年间共刊出长短文章1600余篇,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文学理论宝库[26]。从这份《稿约》中可以看出最具学术活力的中国新时期民间文学研究的概貌。进入21世纪后,由于国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被纳入其中,使这项事业获得了更迅猛的发展。但上述《稿约》中所列举的那些研究课题,仍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究。

现今除《民间文化论坛》持续出版外,《民俗研究》《民族艺术》《民族文学研究》等刊和各省市、各高校的社会科学学报都经常刊出民间文艺评论文章。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主持编纂、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近6年的态势来看,每年均有1000多篇民间文学评论问世。从2004年开始推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更是将民间文艺事业推向一个百年未有之高潮,民间文艺研究评论的广阔天地正展现在我们面前。

写作关于民间文学的研究评论文章,应该怎样着手呢?以下是一些最基本的写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