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收尾
在普查基础上编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是全国民间文艺界八九十年代的中心任务。我省在以吕庆庚同志为首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领导小组的得力组织领导下,按“三驾马车”形式分工协作,到1991年三部书均已通过终审。此后经过修改完善,中南民族学院承担的《中国民间谚语集成 湖北卷》(哈经雄主编)于1994年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省文化厅、省群艺馆承担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湖北卷》(江云主编)即将付印;省文联、省民协承担的《中国歌谣集成 湖北卷》(辜德祥主编)经辜德祥、蔚家麟、李继尧、鄢维新等的精心编纂,书稿质量曾获得总编委会的高度评价,因经费短缺搁置至今。[1]民间文学集成不仅是一项全国一盘棋的重点文化工程,而且在长达十年的工作过程中已经耗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如功亏一篑,将愧对子孙万代。
1992年以来,各地在普查所得民间文学资料的基础上,又择优编成一系列民间文学作品集,或印成资料本,或正式出版。如《鄂州民间故事集》(刘建国主编),《鄂西谚语集》(向贤荣主编),《贱三爷》(沈远义搜集整理),《蔡甸民间故事集成》(柳诗炎主编),《罗田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精选》(罗田民协编印),《聪明人的故事》(柯小杰编),《神医李时珍》《钱的故事》(郑伯成编),《玄岳武当传说》《武当神仙鬼怪故事》《武当情歌》(李征康编),《张三丰寻踪》(刘守华、李征康编),《伍家沟村民间歌谣集》(程培兰编),《蒲圻民间故事集》二、三集(冯金平、张海涛编),《蒲圻民间传说》《蒲圻风物传说》(张海涛主编),《张开东故事集》(龚益辉编),《广水民间传说集》(帅奠国编),《王昭君传奇故事》《昭君故里的传说故事》(冯绪旋编),《中国民间彩词集》(明德运编),《鹿门传说》(黄耕、雷明富编),《双挖提》《伍子胥故事》(柳如梅搜集整理),《中华史歌》(黎时忠搜集整理),《仙桃地名传说》(肖作玉等),《长阳地名传奇》(刘明春编),《魏国贞的故事》和《荆州三国传说》(熊永编著)等等。特别是黄石市,在这期间除编印《黄石市歌谣集成》《黄石市谚语集成》(程泰主编)之外,新近又正式出版了《黄石俗语》(柯忠主编)、《黄石歌谣》(孙辉、陈世娟主编)和《黄石传说》(柯小杰主编)。此外,龚去浮所编《黄石民间传说》和《黄石机智人物故事》也接着问世,令人不胜欣喜。合计达40余种。
此外,还有一批由我省民间文艺家面向全国选编的民间故事集在武汉问世:刘守华、黄永林选编的《中国民间故事精选》在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陈建宪主编的《中国民间文化精品》系列丛书6种在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蔚家麟主编的《民间故事大观》4种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刘守华主编的《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精选》5种在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在这几种书中,湖北的民间文学作品都占有优先地位。自80年代中期开展普查以来,湖北积累了大量民间文学资料,在出版条件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择优整理选编出版,使之得到保存和推广,有着巨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