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搜集和参考书的利用

一、材料的搜集和参考书的利用

民间文学作品和相关语境材料是我们的研究对象,要从多方面去搜求。围绕论题占有的材料越丰富,文章就越可以写得内容充实,富有说服力。发现一些重要的新材料,可以说就是一种学术贡献。材料要从古今中外的文献中去细心搜求,以牛郎织女传说为例,长时期以来人们以为它最早出现于《诗经·小雅·大东》中,可是近年却在湖北省云梦睡地虎出土的战国秦简《日书》中,发现了“牵牛以取织女不果”的文字,不仅将这个传说的形成期大大提前,而且对《大东》所涉及的神话缺环,提供了重要补充[27]。中国浩繁的古典文献中蕴涵着极其丰厚的民间文学材料,具有十分宝贵的研究价值。

此外,“五四”以来的百年民间文学事业也积累了大量民间文学素材,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全国普查基础上编纂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和《中国谚语集成》,按全国每个省市各一卷出书;还有大量三套集成资料由各地自行编印成书,它们堪称中国各族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民间文学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科学资料。

但我们不能以此满足。由于中国从农业文明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社会转型的速度比较迟缓,还有众多地区仍保留着农业文明时代的活态民间文学。进行田野考察,搜寻这些鲜活的民间文学素材及直接了解相关生存状况,是中国民间文学研究者的莫大幸运。近年发表的许多优秀民间文学论文,正是以它有机融合中国古典文献记述和田野调查素材而显示出文章的独特魅力。

民间文学研究涉及广泛的人类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研究时要善于利用各种类型的工具书与参考书,除通行的《辞海》等工具书之外,还有《民俗学辞典》《宗教学辞典》《文化人类学辞典》以及《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等等。那些出色的民间文学论著,常以内容的广采博纳引人入胜,即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