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奇趣的神画传说
《墨龙腾空》和《农夫的斗笠》(见《语文教学与研究》一九八三年第一期)是湖北沔阳的两位民间文学爱好者搜集整理的当地关于费散人的两篇传说。
这是劳动人民以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为基础编成的民间传说故事。费散人何许人也?据《沔阳州志》提供的材料,他本名费中权,明朝末年生于沔阳。祖父费尚伊,在明万历时期,官至“兵部给事中”,颇有权势。当时的“给事中”可以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兵部给事中负责监察兵部,纠弹兵部官吏,大约相当于皇帝派到“国防部”的特派员。可是他不满朝政,三十岁左右就辞官回乡,过起隐居生活。在这个家庭里长大的费中权受其祖父影响,“性任诞不羁”,自号“散人”,不求仕途显达,却把自己的才华用在咏诗作画上,并藐视权贵,同情民众疾苦,深受一方百姓爱戴,于是变成了当地民间口头文学中一位富于传奇性的人物。人们根据他会画画的特点,说他得了狐仙赠送的一支“神笔”,画出来的图像都可以变成活的、真的东西。画出来的炭火能燃烧,画成的枯树会生出青枝绿叶,招来喜鹊筑窝,等等,而且这些神画多半落在老百姓手里,给他们带来实际利益,带来生活的欢欣。费散人这个形象,经过人民群众的艺术创造,就在很大程度上离开他的原型,成为体现中国人民的无穷创造力,融合人们美好理想愿望的一个出色典型了。
这两篇故事情节简短,然而构思新奇,叙述委婉生动,充满诗情画意。前一篇本来讲的是费散人给皇上画画,但故事的重心不放在皇帝赏画上,却着重渲染送画途中发生的奇迹,墨龙临江跃跃欲动,浸湿画幅,差人不明原委,拆开画卷,墨龙即冲天而去。后一篇讲画上的农夫会自己把头上斗笠取下或戴上,给人们预报晴雨,设想更为美妙,洋溢着农民的幽默感,散发出农村生活的泥土气息。它们的情节构成虽具有浓厚的神奇色彩,可是神奇而不荒诞,因为其中并没有出现什么鬼神精灵形象和魔法情节,不过是以中国书画艺术的高度成就为基础展开大胆幻想,所以显得格外优美清新。这是地道的农民的口头文学,又闪耀出高度发达的我国民族文化的光辉。“惟楚有才”,故事的作者们也像他们所赞颂的那位费散人那样,显得才气横溢。把这些民间文学作品作为近年正引起全国学术界重视的荆楚文化的投影来看,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