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凤影声 第二届云南省大学生影评征文优秀作品集》简介
《雏凤影声 第二届云南省大学生影评征文优秀作品集》这本书是由黑燕,王跃,李淼主编创作的,《雏凤影声 第二届云南省大学生影评征文优秀作品集》共有226章节
1
《雏凤影声:第二届云南省大学生影评征文优秀作品集》编辑委员会
顾 问 宋 杰 主 编 黑 燕 王 跃 李 淼 副主编 赵晓春 林进桃 张 含 王贞子 编 委 张雅婷 史卓灵...
2
序
电影用光影抒写人生,影评以文笔致敬电影。 疫情使得影视创作放慢了创作的步伐,但大学里的莘莘学子对于电影的热爱和追慕却从未停止过激情的脚步。他们在银色的世界里畅游...
3
目录
目 录 《雏凤影声:第二届云南省大学生影评征文优秀作品集》编辑委员会 序 本科生组优秀作品 《1921》唱响理想主义的颂歌 一、意象元素:勾画革命的荆棘之路 二...
4
本科生组优秀作品
...
5
《1921》唱响理想主义的颂歌
张佳静 云南师范大学2020级本科生 【摘 要】主旋律电影是指能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和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弘扬主流价值观,讴歌...
6
一、意象元素:勾画革命的荆棘之路
镜头语言是一部电影的魅力之处。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加入了饱含深意的意象元素来书写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不易,来抒发对早期共产党人的敬意。 当代大多数学者会利用影片中的视...
7
二、细节事件:展现爱国的深沉情感
当影片内容进入到宏大的历史题材中,也许会因追求面面俱到而出现内容空洞的问题,但在宏大的故事中加入细节情节点,可以使主旨和内容在力度上更为匹配,使整个影片故事更加...
8
三、多线叙事:再现建党的宏伟史诗
影片采用了多条线索进行叙事,贯穿全片的多线叙事使得影片时间脉络清晰且直观可感。早期共产党人面对国民党军阀的阻挠和国际势力的压迫,一直采取秘密行动的方式,加上苏联...
9
【参考文献】
[1]詹姆斯·E.扬.在历史与回忆之间[G]/[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1. [2]李燕子.电...
10
【指导老师点评】
本文以主旋律影片《1921》为评论对象,从电影符号学的意象元素、电影细节和多线交织的叙事方式入手,分析了影片的艺术创作特点和思想内涵。选题与本次影评征文活动的主...
11
《九零后》:口述历史对民族记忆的重构
汪语音 云南师范大学2020级本科生 【摘 要】口述历史纪录片是一种以历史亲历者的口述内容为主,综合运用影视技术手段与视听语言,以期尽可能还原历史原貌的纪录片类...
12
一、人物形象符号化的信息叙事
信息化时代,人们接触各类大数据信息,信息接收的广度逐渐扩大,对于信息深度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要求影像记录者能够运用多种影视元素和影视手段,使影片能够蕴含丰富的信...
13
二、限知视角阐述的细节叙事
限知视角是以剧中人物的视角进行讲述,以剧中人物看法和感受还原事件的拍摄视角。“限知视角的使用是使影片对世界感觉精致化和深邃化的一种标志”[4],其有限性的特性亦...
14
三、阶梯递进式结构的连贯叙事
口述历史有佐证历史真实性、增强历史趣味性等多种特点,但同时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其最明显的局限性在于口述的碎片性。由于被采访者思考模式并不相同,采访的时间地点也有差...
15
【参考文献】
[1]王庆福.口述历史:一种纪录片的类型[J].电视研究,2005(07):70-71. [2]雷文彪.民族记忆与文化基因:瑶族民族记忆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
16
【指导老师点评】
本文深入细致地分析了纪录片《九零后》的叙事特点,从人物形象符号化的信息叙事、限知视角阐述的细节叙事、阶梯递进式结构的连贯叙事三个方面探讨了影片作为口述历史纪录片...
17
符号、声景与死亡:爱国情怀与文化坚守中的电影美学展现
李姝锦 重庆大学2021级本科生 【摘 要】《赛德克·巴莱》是一部反常态抗日民族电影,通过集中展现中国台湾地区人民抗日运动雾社起义,从文化侵略与殖民的角度反映两...
18
一、符号美学:彩虹、大山与樱花
符号学是一门着重于研究事物符号本质和阐明符号意义的学说。在电影符号学中,侧重“把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符号系统和表意现象进行研究”[1]。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的象征符号是...
19
二、声景美学:颂歌、器乐、祖灵鸟
电影声音在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逐渐摆脱被电影画面压制的从属地位。电影中,涉及声音与画面的关系时,李丹枫提出声音设计学中的一项重要概念,即延展性。[3]延展性是基...
20
三、死亡美学:头颅、图腾与魂灵存在
颜翔林在其著作《死亡美学》中写道:“人类有史以来无数的经验晓谕这样一个无须用语言陈述的知识命题和逻辑判断:死亡是每一个生命个体有限时间的必然归宿,它的生命的终极...
21
【参考文献】
[1]赵斌,张玮.当代影像的图像分析系统:兼论电影第三符号学的历史任务与理论空间[J].世界电影.2022(05):51-66. [2]Nichols B.St...
22
【指导老师点评】
该篇影评具备一定的学术性,以讲述台湾人民抗日故事的《赛德克·巴莱》为例,在电影美学体系中择取符号、声景与死亡三个美学观念作为赏析对象,深入探讨了民族文化背景下的...
23
苦终作乐
李紫萌 云南师范大学2021级本科生 【摘 要】本文主要从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奇迹·笨小孩》剧情、光影、剪辑三方面入手,围绕“奇迹”二字,聚焦平凡人之不凡人生,深...
24
一、以小见大引领剧情走向
文牧野导演采用他擅长的类型化叙事风格以及细腻丰富的镜头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坚忍顽强、有勇有谋的形象,讲述了景浩在万般艰险里砥砺前行,最终重获新生的故事。但主人公景...
25
二、明暗色调强化现实落差
影片整体色调明暗有度,色彩表现人物心理落差,将理想与现实表现得十分得当。因此《奇迹·笨小孩》把主人公景浩生活的城市放在了深圳这个发展迅速同时人们生活水平参差不齐...
26
三、蒙太奇运用的意向表达
蒙太奇的思想同样渗透在影片之中,它连贯描绘了奇迹小分队艰辛创业的苦,影片通过跳帧的剪辑技巧淡化了获得成功后的甜,强化了过程的苦,很好地利用了人们对成功根深蒂固的...
27
四、结语
《奇迹·笨小孩》本身的童话色彩是完全意义上存在的,所以取名本身就揭露了这一惨痛的现实。大多数人往往被完全吞噬于比沼泽更加恐的创业荒漠,迷失方向,甚至永远逃脱不出...
28
【参考文献】
[1]陆冠均.《奇迹·笨小孩》:苦尽甘来终是苦.《奇迹·笨小孩》:苦尽甘来终是苦(奇迹·笨小孩)影评(ht tp s://move.douban.com/rev...
29
【指导老师点评】
本文以电影《奇迹·笨小孩》为评论对象,从情节、色彩、剪辑三个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影片独特的艺术创作特点,同时也分析了影片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所具有的深刻人文...
30
浅析电影《十八洞村》的“诗”与“力”美学呈现
赵泽文 西南大学2020级本科生 【摘 要】电影《十八洞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沉浸式聚焦“精准扶贫”理念首倡地湖南省“十八洞村”贫困村民的生产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