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电影叙事方式的创新

二、元电影叙事方式的创新

元电影手法贯穿《扬名立万》这部电影的全片。学者杨弋枢认为,元电影即关于电影的电影,即直接引用、借鉴、指涉其他电影文本或关涉电影本身的电影。[4]这个围绕拍摄电影而展开的故事,原名为《一部电影的诞生》,直白而贴切。

在影片中运用了较多“戏中戏”的片段来展现元电影的特征。剧本讨论会上的假设、展开各自的创作想象时、电影拍摄时均采用了戏中戏的手法。

影片也大量通过戏仿的方式致敬经典影片,体现影像互文的特征,比较戏仿片段和源片段,从而获得熟悉感和喜剧感受。指涉拍摄过程的摄影机也一直在场,作为全片重要线索的道具,时时在强调这是一部关于拍电影的电影,不小心拍摄下的随意剧照也成了为结局埋下的伏笔。

摄影机记录下了影片中其他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等。电影中出现的欧仁·德拉克洛瓦所绘的油画《撒尔达那帕勒之死》与电影宣传中李家辉个人海报中出现的欧仁另一幅画作《自由引导人民》遥相呼应。《撒尔达那帕勒之死》画作内容描绘了荒淫的君王滥用权力的奢靡腐朽,恰好对应三老倚仗财富和地位凌驾于一切之上的畸形欲望与荒谬,三老与暴君统治下的王朝覆灭也暗喻了腐烂民国的摇摇欲坠,即将走向衰亡。

而片中的娱乐之神雕塑多次出现,雕塑的形象像是扑克牌中的大小王,头上戴着滑稽的像是小丑的帽子,手中紧紧握着一个玩具人偶。他矗立在豪宅的大厅里,“权力是暂时的,欢乐是永恒的。”这个雕塑既代表着娱乐又代表着权力,暗喻了身后豪宅中发生的无底线地娱乐至死、为了娱乐致他人死的荒唐事件。三老是利用权力获取欢乐的娱乐之神,没有权力的小人物就像是娱乐之神手中攥着的人偶,任人拿捏蹂躏,供人欢娱之用。

影片中运用的元电影手法并未混淆现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这种形式上的创新不仅贴合了电影的主题,同时也配合了影片解构一切的主旨,帮助推动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