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韵生动的东方美学
“气”是中国画的灵魂,而留白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中国画的艺术被导演运用在电影的服装设计之中,在服装设计学上被称为水墨画留白艺术。“水墨画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经典,其独特的气韵和意境,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审美观念的集中体现。”[3]张艺谋导演利用留白艺术,在制作汉服时参考了墨色的层次感和流动感。根据性别的不同,汉服的细节也做了一些细微的调整。女性的衣服注重美感,留白占比较大,而男性刚好相反,采用的黑灰色更多。
声音制作上,《影》中大量使用了中国的传统古典乐器,赋予了电影东方的音韵美。影片一开场就出现了琴弦撩拨的声音,为影片的风格奠定了基调。除此之外,画面中人物奔跑的步伐与古琴的配合,也增加了故事情节的张力。加上中国古琴这种节奏感十足的弹拨声,也使得平淡的节奏变得愈加紧张,不断拨动观众的心弦。
类似的琴乐声不仅用于电影开篇,还被用在打斗戏上。例如,当小艾和子虞在激扬斗曲的同时,另一时空的境州和扬苍也在殊死一搏。一边是铿锵有力的琴瑟和声,一边又是刺耳的钢铁碰撞,让观众的鲜血跟着音乐音响的极致反差沸腾起来,不得不说这种电影声音的设计非常高明。
图1 《影》海报的东方美学
图2 《影》服装东方美学的留白
在激烈的琴弦合奏之后,雨的声音把观众带入到一个平静的环境之中,安抚了观众紧张的情绪,同时为大战的到来做了情绪上的铺垫。总体来说,东方音律美在《影》这部影片中是某种意义上情绪的展现,导演这种手法既把东方艺术展现了出来,也把观众的情绪带动了起来。这一点就能看出导演缜密的拍摄思路,很值得后人学习。
影片运用了大量东方美学的艺术手法,让美学和中国历史浑然一体,在影子和主人之间发挥得淋漓尽致。导演在角色设计上参考了三国的人物背景,把三国上的著名人物改成了子虞、小艾、杨苍等人,让这些人物在导演的电影中变成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立体形象。这些人物加上导演设置的画面,让天和地变得混沌起来,有着中国诗词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神秘意境。在黑白交织,混沌黑暗的电影基调当中,灵动的东方美感配合着电影艺术的视听语言手法,将艺谋导演丰富视觉想象中的世界真实地呈现出来,让影片有了新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