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元素:勾画革命的荆棘之路
镜头语言是一部电影的魅力之处。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加入了饱含深意的意象元素来书写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不易,来抒发对早期共产党人的敬意。
当代大多数学者会利用影片中的视觉符号和声音符号这两大元素对影片进行分析,并将这两大类元素进行更进一步的划分。视觉符号大多划分为人物符号、场景符号和道具符号;声音符号大多划分为人声符号、音响符号和音乐符号。本文仅从视觉符号入手,对电影的意象元素进行分析。
人物符号是大多数电影中直接采用的意象元素。“在电影中,作为符号载体的人物影像能够体现出创作者的某种思想或情绪,进而表达特定的含义,即具有一定的解释项。”[2]在《1921》中,导演通过虚构的未来人物来表达早期共产党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李达夫妇被查封工作室后搬到新住所的情节点,夫妻二人在窗台前看到了趴在对面窗台上微笑的小女孩。小女孩的加入极有意味。李达和王会悟作为一对新婚夫妇,小女孩代表了他们对两人小家中新生命的向往,也代表了国家的未来。作为为革命而奋斗的勇士,夫妻二人希望祖国强大,孩子们在未来少受苦难。除此之外,作为一部重大历史题材的影片,导演也采用了历史人物的再现来进行历史的展述和情感的抒发,使整部影片贴近现实,贴近历史。
场景符号也是本部电影的亮点,好的电影没有累赘的镜头,场景的设置极具匠心。场景镜头一方面可以交代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的主题。会议顺利召开后,雨停风静,阳光照进小船。导演运用代表光明和美好的阳光这一意象元素,既营造出温暖、美好的自然环境,交代会议顺利召开的结果,也映射出在小船上召开会议的成员们兴奋的心情,更展现出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光明的未来,其他国家施加的压迫终会过去,祖国终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图2 电影《1921》
面对一些难以直接表述的镜头,电影符号的运用是大多数导演都会采用的方法。在这部影片中,光明的未来若只通过早期共产党人的口来表达则稍显空洞,而采用一些美好的意象元素进行表意则可弥补这些情感上的空洞。纯真的儿童、绽放在天空中的烟花、路边向阳而生的白色小花都代表着美好的未来,代表着共产党人对胜利的向往。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明喻或暗喻投射特定时空的社会结构,其主题意蕴和审美特征结构构成对时代精神的呈现。”[3]意象元素的运用将观众带入特定的历史时间节点,近距离接触历史人物,感受其情感,思考其作为。这也是导演运用意象元素的意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