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民经验中建构审美理念

三、在平民经验中建构审美理念

客观环境变化和时代变迁使平民化美学不断应势而进。不论是题材的选择上还是人群的设定上,主旋律电影都在利用近三十年的发展经验稳扎稳打拓宽渠道。我国的优秀创作者必然要在坚持平民美学的基础上进行时代性拓新,利用平民化风格和手段也要紧贴发展主流,让平民化审美成为聚时代之气、提时代之神的审美风向标。近年来的电视节目作品,无论是央视《感动中国人物》,还是《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专栏中关于普通人物的报道,都以新颖的平民化审美视角取得了主流宣传指向与民意深切拥抱的效果。

主旋律电影合乎国情、符合民意,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吻合,对激发国人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发挥着重大作用。这将为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助力。

邓小平同志说过:“一切宣传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7]《我和我的祖国》没有过于华丽的音乐和高难度特效加以修饰,而是用最原始的镜头语言和最简单的光影效果为我们还原了最贴近现实的生活、最平凡朴素的故事,传达出了最细腻真切的情感,带领我们回到过去,与主人公一起感受时代洗礼。作为一部好的主旋律作品,《我和我的祖国》在类型化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多元化的艺术手法,平民化的叙事策略,摒弃复杂的动机,剔除冗长乏味的关系,确保英雄人物的真实性、现实性,不断提升电影主题的质感与深度,同时也使得电影更大众性更具艺术价值,实现社会效益和商业价值的共赢。[8]

图3 电影《夺冠》中大家围坐在胡同看女排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