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与叙事效果对中国故事的呈现——以纪录片《生命之歌》为例

视听语言与叙事效果对中国故事的呈现——以纪录片《生命之歌》为例

张鸿翔

云南艺术学院2020级本科生

【摘 要】纪录片《生命之歌》对于中国故事的呈现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典范。在视听语言上,通过摄影机取景、光影的变化,多元的拍摄手法以及音乐的运用进行生物多样性的影像建构。在电影叙事上,通过客观视点的建立和对空间的巧妙调度,形成叙事,表现了千姿百态的生命景象与强烈的人文关怀。《生命之歌》在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的同时,立足云岭大地,通过大自然的生命多样性讲述中国故事,描绘出神奇美丽的生物世界,为自然类纪录片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展示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提供了可行的范本。

【关键词】纪录片;视听语言;叙事分析;中国故事

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是北回归线上唯一的“生物多样性”绿洲,素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的美誉。为迎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展现多样生物的生命共同体之美,纪录片《生命之歌》应运而生。该片由《我们的山脉》《我们的江河》《我们的森林》《我们的田野》《我们的湖泊》《我们的草原》《我们的家园》七个部分组成。

《生命之歌》系列通过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展现了云南大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可以说,该系列是中国自然类纪录片走出去的成功尝试,也是立足本土“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次成功探索。该片一经播出,在国内掀起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潮,引发全国网友的热烈讨论与积极转发,在国际上也获得了不俗的评价,国内外纷纷点赞,对该纪录片的科普价值和镜头语言予以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