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女性在政治与爱欲中的杂糅表达:个人试图开启闭环状态的最终章
不论是《苏州河》,还是《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都可以发现其中娄烨式关乎女性、关乎情欲的独特表达。诚如娄烨导演受访时说“我没有把这部电影作为间谍片来拍,我更愿意把它拍成一个人物的电影、女性的电影。”[6]所以,娄烨在《兰心大剧院》中赋予政治情欲化女性的表达就是对谍战片进行属于自我的、全新的诠释。
从娄烨拍过的电影中牡丹、都红、辛夏等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来看,其十分关注女性意识和女性情结。以往总是通过刻意制造男女间的情欲纠葛,去塑造女性的孱弱无力和体现女性个体在矛盾中西西弗式的无用挣扎。但这次他让于堇这个女性角色陷入关乎政治的情欲困局之中,却时刻使其保持自我意识的清醒。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娄烨削减了谍战片中男性作为主导的话语权,打破了“男性凝视”的状态。《兰心大剧院》中女性意识的特征与李显杰对“女性意识”两层含义的观点不谋而合:“一是影片文本中要蕴含和体现出女性独立自主的精神气质和男女平等的平权意识,二是影片文本中不把女性置于男权文化的视域之下,而应力求呈现女性自身的命运遭遇、价值观念的形象来塑造意识。”休伯特、白云裳、古田三郎,都以于堇为坐标架构起情欲的完整体系。于堇是这场有关政治情欲风暴的原点,他们皆痴迷于堇,使得女性站在政治中心的重要位置。娄烨赋予了女性在谍战类型片中极具家国之情的精神意志,突出了政治中女性意识的深刻觉醒。
但从于堇的角度来看,她无疑是陷入了他们的一种环形包围,她与四人形成了闭环,成了孤岛。休伯特代表着法国势力,白云裳代表国民政府势力,古田三郎代表日本势力。尽管多方势力对于堇进行包围,但来自不同势力的人物皆在与于堇的交手中,成了于堇爱欲下的俘虏。娄烨有意减弱几方势力在政治上交锋的兵刃相见,而是将交锋的中心挪移到一个女性关于多人的情爱关系上。
在同性关系中,导演变缓了镜头叙述故事的节奏,去展现白云裳与于堇的暧昧举动,尤其是白云裳贴在于堇的侧乳,隐约暗含着白云裳对于堇有着“俄狄浦斯情结”的意味,她们互相试探、互相欣赏、互相信任。因此她和于堇有了亲密无二的羁绊,白云裳对于母爱的渴求在于堇身上得到了满足。在于堇前夫倪泽仁被枪杀之际,白云裳的任务就已经结束了,她原本可以选择逃离死寂的孤岛去求生,但她却选择代替于堇再一次进入危局之中,宁愿被凌辱也不出卖于堇。于堇轻松以爱欲的手段改变了白云裳的意志,与其说是二者的相互利用,更不如说是一种女性势力在政治危局中力量集合的有力展示。
在异性关系中,化身美智子的于堇通过催眠和爱抚古田三郎轻而易举地套出代码,直到最后古田三郎因其与亡妻美智子相似,开错了枪,使得于堇存活下来,临死时抓住的不是枪而是与于堇相似亡妻的照片。由此可见,古田三郎宁死也不愿在于堇为其制造的情欲梦境中苏醒。而休伯特由于绝对信任养女于堇,听信了于堇出于爱国意志谎报的代码意义,让原本置身事外的美国人参与了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对日宣战,为中国争取了复国喘息的时间。
于堇,一个在这场政治风暴中心的女性角色,以一己之力搅乱了政局,打破了原先男权在历史政局长河中的压制性印象。一场场本应在枪林弹雨中的政治交锋,尽在情欲中被逐步瓦解,政治与爱欲的杂糅表达,书写了属于于堇的女性英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