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范式”守正创新的文本体现

四、“主流范式”守正创新的文本体现

电影《十八洞村》在“良心主义—影像传奇叙事”的主流范式基础上体现了守正创新的创作倾向。原本传奇叙事“关于情节的结构原则”要求“人物必须充满情感,但不必具有意志”,该片则实现了人物情感与意志的双向交切。以影片主要人物杨英俊为例,他对家庭、乡土的感情正是他放弃城市更好的工作,选择回乡务农的内在驱动力。同时,影片重点凸显了杨英俊个人意志的独立性,作为农民他还有第二重身份——退伍军人,他不甘被识别为贫困户给国家拖后腿。眷恋乡土的情怀与自强不息的骨气,共同唤起他带领杨氏兄弟填土造田实现脱贫致富的希望与行动。

影片“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不仅体现在村规民约“敬重天地、孝敬父母,尊重生灵、平等待人”……在伦理道义上的具体要求,同时与当下时代精神相联结。例如扶贫工作队的青年队员王申,主动申请来到条件极为艰苦的十八洞村参加基层工作,在同事小龙难以坚持而辞职离去后,他依然积极探索,深入群众纾解困难,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一心忙于扶贫工作的他,却没能回家见上父亲最后一面。他的毅然坚守不只打动了文本内的被帮扶群体,更让银幕外无数观众为之动容,激励无数有为青年投身脱贫攻坚的第一线,真正践行了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培根铸魂的社会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