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何以“又见”
2025年09月26日
四、结语——何以“又见”
《又见奈良》的片名诗意韵致,但从未去过奈良的陈奶奶如何“又见”?“又”意为反复和重复。在从女儿寄来的信件与绘画作品等符号系统中,陈奶奶感知到的是一个经过美化的象征秩序,但陈奶奶亲历了日本之行,在真实具体的环境中获得跨文化的体验,亲身体验真实可感的奈良,伴随着在原始无序的实在界中寻觅欲望确立想象秩序。而此次以“寻找”为母题的日本之行,是老人真实可感的体认,是用真实目睹的象征界对虚幻象征界的颠覆,“又见”是一次推翻与确认。
东方以家庭为主题的电影创作表现了独特的东方亲情的意蕴,从小津安二郎到是枝裕和的家庭主题反映了日本社会下传统家庭解构与深深羁绊。如今日本年轻群体中以低欲望、丧文化为特征,《又见奈良》同样以亲情为灵感生发新的意义,展现一贯东方电影的细腻与深情,引领观众在欲望充斥的实在界中畅游,呼吁对个体欲望的正视,从而在潜意识中释放对自我的抑制。
福柯有句名言: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影片的故事主体发生在2005年,在2020年后疫情时代的象征秩序之中,2020年的遗孤群体已经七八十岁,慢慢成为消失的一代。在如今重新讲述这个故事,我们不再像小泽一样对日本大他者秩序心存向往,而是以一种国际成熟平等的审视眼光,更加个人主义的眼光看待异国文化。《又见奈良》关注历史中的“人”,对焦遗孤这类边缘人群的个体心灵建构与精神质询,是对从前人与人之间跨越国别与血缘的那份温情的一次凝视与瞻首,是对当下社会的反省与体悟,在更加平等的时代与过去进行一次深情对话,凝视过去也是在凝视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