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空间——坚守的力度
2025年09月26日
一、乡土空间——坚守的力度
《十八洞村》中的影像空间具有鲜明的民间叙事色彩,以乡土作为空间叙事的场域,亦是承载着村民坚守希望与寄托情感的指归。中国文化传统中,我们对光影的感知并非西方语境中在场与缺席的辩证,而是体现为融合屏幕内外视点差异的空间认知,具体体现为通过影片中贫困户的视角去塑造中国农民对于乡土空间的真正情感。流溢的视点变化正如德勒兹所指出的感知—影像的实质:影像是全然客观的事物,而感知仅仅是局部的攫取。[4]
影片通过设立以贫困户主体为视点的叙述,使镜头的空间能指充满了强烈的主观色彩,例如在杨英连得知女儿薇薇跟仇家施又成在一起时,怒气冲冲的他立刻冲向镇上。此处的镜头表现运用了卡帧效果,即便杨英连心急如焚,空间的表现依旧是卡顿和呆板的,人物心理与镜头空间的极大反差体现了长期耕种的杨英连对于城镇空间的不适应。这种营造心理与情境的反差感镜头出现于村民到城镇中的场景,说明乡土才是村民内心安全感的归属。其次,《十八洞村》注重从主体的经验出发,使广袤的乡土空间构成外在的隐喻,从而反映主人公的精神状态。例如麻妹倚在门边望着一群人推搡着发怒的杨英俊离开之后,镜头转入屋子里的房檐,由上而下移动,接着在屋檐和天空的交界处稍做徘徊,最后又由下而上推至屋顶。这一组空镜是麻妹视线的类比,同时也是传统农村女性对于所处空间的惯常经验:重复、单调。即便是十分熟悉的家,她们也会不断打量。直到画外小南瓜的笑声打断了这一持续的镜头运动,接着,插入麻妹带着小南瓜看病的闪回镜头。小南瓜的笑声作为画外音,总是在转场时出现。人物的情感始终是空间表现的动机。最终这组镜头结束于一个总结性的俯拍全景镜头:麻妹坐在屋前,温柔地注视着小南瓜玩耍。对于麻妹而言,构成她的世界的全部情感经验是曾经一遍遍带着小南瓜走过的山路,以及家中熟悉、稳固的墙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