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记忆力

二、记忆力

记忆力对于人生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老是遗忘事情,对他的生活与学习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作为心理辅导老师应该对记忆力有所了解。

(一)记忆力的概念与分类

记忆力是什么?科学家认为记忆力可分为短期记忆力、中期记忆力和长期记忆力。短期记忆力的实质是大脑的即时生理生化反应的重复,而中期和长期的记忆力则是大脑细胞内发生了结构改变,建立了固定联系。比如怎么骑自行车就是长期记忆,即使已多年不骑了,仍能骑上车就跑。中期记忆是不牢固的细胞结构改变,只有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反复加以巩固,才会变成长期记忆力。短期记忆力是数量最多又最不牢固的记忆。一个人每天只将1%的记忆保留下来。

根据记忆的不同方式可把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机械记忆是指对记忆对象不知晓、不甚理解或无法理解而单靠重复背诵进行记忆的记忆方式。理解记忆,又称意义记忆,就是根据对材料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记忆,它是一种更有效的记忆方式。有些时候学生抱怨自己的记忆力不好,应该示范让学生掌握意义记忆,即刻可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按照信息在头脑中记载和表示的方式可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形象记忆是指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或活动的形象再现。抽象记忆是指对概念、公式、定律、定理等的抽象材料的记忆。

(二)记忆的规律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都在发展。一般来讲,一到三年级小学生无意记忆占优势,即无意记忆的效果要优于有意记忆的效果。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有意记忆的发展逐步赶上了无意记忆的发展,即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有意记忆水平开始超过无意记忆水平。中学以后,学生记忆的目的性、抗干扰性越来越强,而且中学生已能自己确定记忆任务,这为他们完成越来越繁重、复杂的学习任务提供了保证。

小学低年级学生经常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复述)来学习,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有意记忆的运用增加,有意记忆的水平明显优于无意记忆水平,然而,这种有意记忆仍是被动的。中学以后,有意记忆在学生的记忆中占主导地位,不管是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有意记忆已成为学生的主导活动。更为重要的是,中学生的有意记忆的主动性增强,他们不再依靠家长或老师的帮助或强调而是由自己确定记忆任务。

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都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只是在不同年龄阶段,二者占优势的情况不同。小学低年级学生形象记忆占优势,他们对具体形象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对言语材料的记忆效果,在学习中,他们需要借助具体形象来记忆信息;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抽象言语记忆的增长率逐渐超过了具体形象记忆的增长率,但他们对抽象材料的记忆仍然以具体事物为基础。中学以后,学生的抽象记忆占优势地位,并且对抽象材料的记忆不再依赖具体事物的支撑,学生不用通过实物的具体演示就完全可以记住了。

(三)记忆力减退的原因

导致记忆力减退的因素主要包括:

1.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主要是指抑郁、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记忆,导致出现记忆力减退。

2.失眠

出现失眠,睡眠质量不好的朋友,记忆力也会有所减退。人的睡眠是休息的保护,如果人得不到休息,就会影响我们的记忆力与注意力。

3.疾病

不管是生理上的疾病,还是心理上的疾病,都会导致我们的记忆力减退。

4.用脑过度

用脑过度会导致一个人疲劳感增加,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度降低,从而影响记忆。

5.依赖

如过度地依赖电脑、书籍等,会影响我们去开发自己的记忆力,运用自己的记忆能力,从而使记忆力减退。

6.压力

适当的心理压力可以增加我们的记忆力,但是过度的心理压力就会影响我们的记忆力。

7.不良嗜好

抽烟喝酒等,酒精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疲劳,使身体活性化。但是,饮酒过量会导致部分记忆的丧失。由于酒精对脑细胞的麻痹作用,很可能会发生暂时性记忆丧失。

(四)遗忘的规律

与记忆相反的是遗忘,心理辅导老师应该了解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指导学生提升自我记忆能力。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经研究发现并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对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对人类记忆认知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图2-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不同的记忆材料,遗忘速度也是不一样的。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 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 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五)提升记忆力的方法

1.平心静气。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都保持一种让自己平心静气的心态,更多的时候是让自己的大脑安静。

2.合理安排自己大脑的工作和休息时间,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因为疲劳会降低大脑的工作效率。

3.树立起自己记忆优良的信心,并时时提醒自己要记住必须记住的东西,必须坚信自己“一定能记住”!

4.要学习和找到一套适合提高自己记忆力的方法,加之必要而又经常的训练再训练,提高再提高。

5.要保持对世界充满强烈的爱好与兴趣,兴趣是记忆的第一推动力。对被记忆的对象要像对待自己的“情人”一样有足够的兴趣。

6.强烈的愿望和刺激可以促进自己的记忆。

7.要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建立与愉快事情相联系的记忆。

8.让自己的心态永远年轻,保持年轻人的刺激可以促使自己脑细胞变得敏锐和年轻。

9.学会一种或多种观察能力,敏锐的观察力能帮助我们记忆。

10.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在记忆中尤其如此。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象。

11.开发自己的右脑,把记忆对象形象化有助于记忆。

12.掌握歌诀或口诀记忆知识,把互不关联的记忆对象编成歌诀有利于记忆。

13.学会特征记忆技巧,找到记忆对象的特点,辨别出其特征有助于记忆。

14.学会整理和分类,适当的分散记忆(化整为零)有时比集中记忆效果好。

15.充分运用人自身的五官功能,调动身体各器官协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