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

十三、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

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The pupil rating scale revised screening for learning disabilities,简称PRS)是由美国心理和语言学家Myklebust HR于1981年编制的,Myklebust认为学习障碍儿童的缺陷特征主要表现在语言和运动能力两个方面。因此该量表从这两方面入手,对儿童在言语和非言语两方面的行为表现评定计分,以筛查出有疑似学习障碍的儿童。PR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以及较好的鉴别作用,被译成多个国家的版本,广泛应用于临床和教育中。1994年静进等人修订了PRS的中文版本。该量表适用于3-15岁的儿童,一般由教师医生进行评定,采用5级评分制,由言语和非言语2个类型评定表及5个行为区构成,5个行为区分别是:A区(听觉理解和记忆)、B区(语言)、C(时间和方位判断)、D区(运动)和E区(社会行为),共24个题项。评定分型分为言语型学习障碍和非言语型学习障碍两类。其中量表总分<65分者,即为学习障碍可疑儿童。言语型(A区和B区)得分<20分者为言语型学习障碍。非言语型(C区、D区和E区)得分<40分者,为非言语型学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