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艺术辅导理论

二、艺术辅导理论

(一)艺术辅导概念

艺术辅导就是以艺术(包括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艺术形式)为介质进行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方法。艺术辅导包括视觉艺术辅导、舞蹈—运动辅导、音乐辅导以及诗词辅导。

一般在艺术辅导的领域中有两个不同的取向:艺术创作本身即是辅导,透过艺术创作的过程,可以缓和来访者情绪上的冲突或困扰,并有助于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将艺术应用于心理辅导,则其所创作的作品和作品中所引发的一些联想,可以帮助个人维持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和谐一致的关系。二者最大的不同是前者着重于创作的过程,信任来访者内在自疗的自然发生,当创作结束时也就是辅导的完成。后者主张利用作品去做更进一步的诠释、解读、分析,创作只是辅导的一部分。

二者皆主张必须先与来访者建立一个安全信任的关系,让来访者能有一个开放、大胆创作的安全空间。艺术辅导的本质是基于对人性的关怀、爱与尊重,否则便很难发挥它的功效。近年来,艺术辅导已提升其地位,不再是辅导过程中的附属品,它能做的甚至比传统口语取向的辅导更为有效。

(二)艺术辅导的特色

艺术辅导能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近年来更被在广大中小学校广为推广,是因为艺术辅导有其独特之处:

艺术作品不受时空限制,而且是真实存在的;艺术表达较能突破口语表达的限制;可以减低来访者的防卫机制;艺术辅导是一个建构、复演的过程;艺术辅导比一般传统心理辅导的对象要更广泛;在艺术辅导团体中,成员借着分享讨论作品的过程,较容易开放经验,流露真情感。

艺术是人们发自内心的表达,是与生俱来的才能,拥有超越言语的力量。这种疗法因其实践过程中绕开了语言的部分,而具有传统心理辅导所无法比拟的干预效果。常用的艺术心理辅导包括音乐心理辅导、美术心理辅导、舞动心理辅导等。 按照大脑功能侧化理论,语言由左脑控制,艺术和情绪由右脑控制,所以艺术行为可以直接影响情绪,这就是艺术心理辅导的优势。学生们对音乐、美术、舞动不会排斥,这无形之中拉近了心理辅导老师与来访学生的距离,建立了良好的辅导关系。

(三)几种艺术辅导形式简介

1.音乐心理辅导

音乐心理辅导可以以个体或团体的形式开展。在音乐团体心理辅导中,乐器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乐器演奏可即兴表演,可多种感官并用,参与者非常容易进入,其趣味性又激发了他们持续参与的热情。因此,利用乐器进行音乐团体心理辅导,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2.美术心理辅导

我们的思维绝大多数是视觉性的。这也是美术心理辅导有别于音乐心理辅导的一个方面。一般说来,我们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更多一些。美术心理辅导包括绘画、工艺、雕塑、建筑等不同形式。通过团体美术心理辅导,可以改变个体与他人、团体和环境的关系,可以通过非语言的形式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3.舞动心理辅导

相对安静的心理辅导形式而言,舞动心理辅导是动感的、热情的。实际上,运动本身就是很好的心理辅导形式,何况是结构化的舞动。舞动心理辅导非常适合于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