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危机干预流程

二、学校危机干预流程

(一)危机预警

学校应建立心理危机排查制度,危机排查的时机如下:

1.新生心理健康普查

对初一、高一新生开展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对高危学生进行心理约谈,并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心理咨询中心一般会将严重的危机者的情况反馈给班主任

2.特殊时段排查

特殊时间段进行排查,主要包括:每学期开学初、期末考试前后,对学习压力大和成绩不及格学生的排查;春季心理疾病高发季节,对情绪不良和有异常心理反应及外在表现学生的排查;学校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危机排查。具体排查由班主任和心理委员及班级学生干部完成,在这些特殊时间段,必须密切观察班级学生心理动态,对存在心理危机危险因素的同学需重点排查,详细指标参见第三节“自杀的危险因素”。心理委员可以负责每周班级学生心理动态报告表的工作

排查期间,班主任可以向学生宣传以下内容:遇到让你很痛苦或影响你的学习或社交功能的心理问题时,不要等待,主动寻求帮助;要相信会有人愿意帮助你。但是你得将自己真实的困难和痛苦告诉你所信任的人,否则他们对此一无所知;如果你的倾诉对象不知道如何帮助你,可以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解决心理危机通常需要一个过程,可能你得反复多次地约见咨询人员或心理医生;不要冲动行事,强烈的痛苦会使你更难做出合理的决定。

在排查期间,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可以以讲座或新媒体网络的形式给学生普及危机自查、危机识别和危机自我干预等心理保健知识,增强学生的危机识别能力及自我保健能力。

3.心理咨询筛查

在日常心理咨询中,由心理辅导老师对高危个案进行识别筛查。

(二)危机干预(报告,干预,转介)

对于排查出的心理危机学生,启动危机干预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1.不单独处理

报告给学校危机干预领导小组,请求相关部门协助。

2.及时转介

第一时间转介至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辅导老师遵循危机干预六步法进行初步评估,对于自杀风险高的学生,疑似精神障碍的学生,及时转诊至精神专科医院;同时通知家长,在家长到校之前启动24小时随身监护机制。心理咨询中心填写《心理高危学生报告表》一式两份,一份报送给危机干预领导小组组长,一份存档。

3.正确委婉通知家长

遵照我国新精神卫生法第三十二条至第三十六条规定,疑似精神障碍者必须由其监护人送往医院就诊或安排住院治疗。通知家长来校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尊重家长的知情权,让家长对孩子危机形成的前因后果及学校对危机处理的程序有所了解,并能积极配合,充分利用孩子在家庭中能获得的社会支持,引导其脱离困境;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学校不应该承担的一些责任,危机的后果并非能够完全预测,为了避免不良后果造成日后部分家长的纠缠和无理取闹,应在第一时间通知家长,让家长明白理解学校的责任所在。

家长暂时无法到达时的处理:

①要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对学生的关心,不要让家长产生学校推脱责任的误解;

②要理解与接纳家长对孩子担心的情绪,向家长介绍有关自杀及精神疾病的知识,消除家长对精神疾病的恐惧;

③说服家长尊重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④让家长承担其作为监护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4.24小时贴身监护

在家长到来之前,班主任要部署好危机学生的24小时监护工作,不要让其独处,不把伤身工具放在企图自杀者、暴力攻击者可获得的地方,保证危机者的安全。可以安排与来访者关系亲近的同学或者班干部组成四人监护小组,轮换陪伴,对该生进行安全监护。监护地点最好选择安排在一楼的单独宿舍或宾馆。

5.同时建立阻控系统

对于学校可以调控的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人、事或情景等刺激物,高校应协调有关部门及时阻断,消除对危机个体的持续不良刺激。如对于危机个体遭遇刺激后引起紧张性反应可能攻击的对象,保卫处应采取及时的保护或回避措施。

6.转诊医院

必要时,由班主任陪同家长及该生到所在地市精神专科医院进行鉴定、治疗。就诊时,班主任应向医生反映自己所了解到的客观情况,就诊后班主任应及时复印保留相关病历及医治资料。

当危机学生的行为已构成对自身及他人的威胁,严重影响学校秩序,家长还没赶到学校时,学校可以联系公安部门,强制将其送到精神病医院监护,待家长到来后,由家长办理就诊事宜。

(三)住院,休学,退学

根据精神专科医院的诊断鉴定结果,给予对应安排。对心理危机程度较轻,能在学校坚持正常学习者,由心理咨询中心专职人员对其进行危机干预,危机稳定后对其进行长程心理辅导;如经医院诊断需要配合药物治疗的,应坚持正规长程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同时,班主任应多加关注,及时了解该生的心理与行为状况。对于症状严重,需住院治疗或不适合在校继续学习者,学校应做通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劝其休学治疗,必要时家长陪读监护或者作退学处理。

(四)后期追踪

因心理危机休学的学生申请复学时,除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办理外,还应出具学校认可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心理疾病康复证明。复学后,新旧班主任要做好交接工作,新班主任要对其学习和生活及时关注,妥善安排,加强家校沟通合作,促进学生更好适应。校心理咨询中心要将其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指派专人提供康复期的辅助心理咨询服务,并定期通过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