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编排导演

二、编排导演

校园心理情景剧的编排导演是一个将心理辅导巧妙融入剧中的过程,主要包括挑选匹配的演员,合理分配角色,选择适宜的角色扮演技术,指导排练等等,其中,挑选演员和分配角色尤为重要。

(一)挑选演员

演员的气质类型要符合角色,要指导演员认识、体会和了解角色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或许就是他本人的心理问题或是他身边人的心理问题,从表演中找到是与非、对与错、正常与不正常等,从而达到解除危机和烦恼的疗效。最符合条件的演员就是提供素材的原型人物。

在挑选时应注意演员的同质性程度。由一个异质性较高的群体来演绎一部校园心理情景剧可能收效会更大,尽管他们在编排的最初阶段可能更容易发生矛盾冲突。例如一个对任何人都不信任的主角,遇到一些善良、友好、真诚、坦荡的配角或观众,他就会很容易动摇自己原来的信念;一个特别害怕在众人面前讲话的人,如果与健谈的人一起表演心理剧,相对于能理直气壮地大胆表达自己感情的配角,更能反衬出他们自身存在的不敢大声说话、表情羞愧、动辄向人道歉等心理特质,并为他们的自我改变树立了良好的范本;相反,一个抑郁倾向严重的患者,如果遇到同样抑郁的一个群体,他们之间的负性情绪因互相传染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选择校园心理情景剧的演员群体时最好考虑到异质性的问题。

(二)分配主角和配角

主角是校园心理情景剧的主要人物,但是通常心理剧中不会只有主角,还需要配角来帮助主角完成整个表演。在校园心理情景剧的排演中,经常发生的现象是,学生们争着演主角,而不愿演配角,这本身就是一种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的不良心理表现,也恰好是进行人际心理辅导的一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