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胡燕.近十年来的双性化人格研究综述[J].企业家天地,2006(4):153-154.
[3]乔纳森·布朗.自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4]谢弗(Shaffer,D.R.)等.发展心理学[M].邹泓等,译.第九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5]黛安娜·帕帕拉,萨莉·奥尔茨露丝.发展心理学[M].第十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6]张灏,杨柯.不同班级环境下初中生成就动机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09,25(12):113-116.
[7]魏莉莉,马和民.成就动机研究述评[J].当代青年研究,2011(12):12-15.
[8]蒋名平.国外成就动机测量研究的进展与发展趋势[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113-117.
[9]隋光远.中学生学业成就动机归因训练效果的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1):52-55.
[10]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1]樊富珉编著.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2]Irvin·Yalom著.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M].李敏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13]徐西森著.团体动力与团体辅导[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14]刘伟编著.集中封闭大型团体咨询[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15]刘慧编著.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6]伏忠国,李云鹤编著.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实用教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17]樊富珉.全国学校心理辅导经验交流——我国学校生心理咨询之发展(第三部分)[M].香港:香港课室教材出版社,1992.
[18]舒曼.塑造阳光心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19]郭念锋等.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辅导老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0]Schidt N J.学校心理咨询实用规划[M].沈湘琴,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1]连仙枝.我国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建设研究综述[J].延边党校校报,2009,24(6):109-110.
[22]王东宇.学校心理辅导机构的建立和管理[J].中国学校卫生,2001,6(22):546-547.
[23]刘科荣,罗品超.论学校心理咨询兼职队伍的能力建设[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2:134-136.
[24]王晓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调查与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6(28):132-134.
[25]何元庆,姚本先.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基本建设标准[J].中国德育,2008,2(3):68-70.
[26]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R].教社政[2005]1号,2005.
[27]Boyd V,Hattauer E,Brandel I W,et a1..Accreditation standards for university and college counseling centers.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2003,81(1):168-176.
[28]张日昇.咨询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98-199,206-209.
[29]林孟平.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2.
[30]申荷永,高岚.沙盘游戏:理论与实践[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8-80.
[31]王晓萍.心理咨询室设备配置及布置[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8):68-69.
[32]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279-313.
[33]冯观富.学校心理辅导的组织与管理[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372-373.
[3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45-52,106-108,194-195,235-237.
[35]王极盛,李焰.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4):15-20.
[36]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J],1986,12(5):260-263.
[37]刘恒,张建新.我国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88-90.
[38]雷厉,杨洋.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的编制与验证[J].心理学报,2007,39(4):688-696.
[39]静进,森永良子,海燕等.学习障碍筛查量表的修订与评价[J].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8,6(3):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