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拓展项目的操作要点
培训师在操作心理素质拓展项目时,需要处理的事项主要包括:
(一)引导成员达成训练的目标
1.引导有关话题或问题的分享与讨论。语句完成、书写活动、肢体运动、体验活动、阅读活动以及道德两难法等,活动结束后可做有益的讨论。
2.引导成员深入探索思想与情感。培训师可用幻想活动、阅读活动、创造性道具活动来促使成员进行更深更具隐私性的思想探索。
3.引导有关团体动力与运作方面的分享和讨论。例如,信任活动结束后的团体信任感的讨论;团体决策活动、体验性活动经常会引发对团体内部所发生的状况的讨论。
(二)保证项目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培训师要安排足够的时间来处理活动所预期达到的深度。对在活动中成员的反应要有充分的时间来讨论,避免活动过程与活动处理之间的时间分配不合理,防止导致成员沮丧、困惑以及肤浅的体验。
(三)选择合适的互动方法
当一个拓展项目操作完毕后,培训师需鼓励成员对拓展项目进行总结和分享,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训练主题,可以选择以下不同的互动方法:
1.配对分享讨论方式;
2.绕圈发言方式;
3.书写方式;
4.大团体讨论方式;
5.以上几种方式的组合。
(四)提出恰当的问题
培训师需要考虑以什么类型的问题来引出处理的焦点,使成员聚焦在活动本身、整个团体、议题主题或个别成员身上,避免所提的问题不具有协助成员做深度自我探索的错误。
(五)团体焦点的维持与转移
一般来说,拓展项目结束后最好能确保每一位成员都发言,之后再将团体焦点集中在某一成员或某个主题上,避免在第一位发言成员身上停留太长的时间。培训师要求成员反应时,还需注意第一位发言成员的真正动机,可能是焦虑过度,或引起他人注意,或赢得培训师的赞赏,因此这类成员对问题的反应很可能只是需求功能的表现,而非是对论题真诚的情感反应。
(六)处理“彼时彼地”和“此时此地”
虽然大部分活动是以现在为中心的,但仍有许多活动是用以帮助成员回想他们的过去,如家庭塑型、描绘原生家庭的住房等。培训师需要注意的是:
1.活动关注的是过去还是现在并没有对错之分;
2.通过探讨过去的事件、经历、感受来关注现在比单纯地关注过去对成员会有更大的收益;
3.活动之后的分享与讨论应该建立起过去与现在的连接,即过去是怎样影响着现在,避免仅仅停留在对过去资料的挖掘而忽视此时此地的活动感受,以协助成员达成团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