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实施]
2.3.1 糖
糖是制作面点的重要原料之一。糖除了作为甜味剂使面点具有甜味外,还能改善面团的品质。面点中常用的糖可分为蔗糖、饴糖,此外还有蜂蜜和糖精等。
1)蔗糖
蔗糖主要以甘蔗和甜菜为原料榨制加工而成,按照其色泽和形态划分,主要有白砂糖、绵白糖、红糖、赤砂糖、冰糖等。
(1)白砂糖
白砂糖为精制砂糖,简称砂糖,纯度很高,99%以上是蔗糖。白砂糖为粒状晶体,晶粒整齐均匀,颜色洁白,无杂质,无异味。根据晶粒大小,可分为粗砂、中砂、细砂;按精制程度又有优级、一级、二级之分。白砂糖由于颗粒粗硬,如用于含水量小或蒸、煮制品时,则须改制成糖粉或糖浆使用,否则会使白色面点出现斑点。
(2)绵白糖
绵白糖为粉末状的结晶糖,具有色泽雪白、杂质少,质地细腻绵软、溶解快的特点。绵白糖可直接加入面团中使用,常用于含水量少、用糖量大的面点中,如核桃酥、开花馒头、棉花杯等品种。
(3)红糖
红糖是制造白砂糖的初级产品,因含有未洗净的糖蜜杂质,故带黄色。土法用锅熬制的糖含有更多的杂质,故称为黄砂糖、黑糖。红糖在使用时需溶成糖水,过滤后再使用。红糖具有色泽金黄、甘甜味香的特点。红糖用于面点中能起到增色、增香的作用,如红糖发糕、蕉叶粑等。
(4)赤砂糖
赤砂糖是由低纯度糖膏分蜜而得到的棕红色或黄褐色带蜜砂糖,呈晶体状或粉末状,极易吸潮,不耐保藏,含蔗糖83%左右,使用时需先溶解为糖浆。
(5)冰糖
冰糖是白砂糖重新结晶的再制品,外形为块状的大晶粒,晶莹透明,很像冰块,故称冰糖。冰糖纯度高,味清甜纯正,一般用于制作甜羹或甜汤,如银耳雪梨盅、菠萝甜羹等。
2)饴糖
饴糖又称糖稀、米稀。它是用谷物为原料,经蒸熟后,加入麦芽酶发酵,使淀粉糖化后浓缩而制得。饴糖是一种浅棕色、半透明、具有甜味、黏稠的糖液,根据浓缩程度不同有稀稠之分,使用时应根据其稀稠度掌握用量。饴糖由于含水分高,并且含有淀粉酶、麦芽酶,在环境温度较高时容易发酵变酸,因此浓度低的饴糖不宜久置。饴糖的持水性强,可保持面点的柔软性,是面筋的改良剂,可使制品质地均匀,内部组织具有细嫩的孔隙,心部具有绵软性,体积增加。另外,饴糖可用以提高制品的色泽。
3)蜂蜜
蜂蜜含有芳香物质和大量果糖(37%)及葡萄糖(38%)。果糖味道特别香甜。蜂蜜一般适用于制作有特色的营养面点。
4)异构糖
异构糖也称果葡糖(浆)和高果糖(浆),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糖。其主要成分为果糖和葡萄糖。异构糖一般多制成糖浆使用,如玉米糖浆,是制作海盐太妃糖的原料之一,在现代化食品工厂中使用非常方便。
5)糖在面点中的作用
糖对面点制作有以下作用:
①改善面点的色、香、味、形。面点在烘烤时,由于糖的焦化作用,使制品表面形成金黄色或棕色,并具有美好的风味。糖可以增加面点的甜味,还可以改善面点的组织形态。面点中含糖量适当,冷却后可使制品外形挺拔,内部起到骨架作用,并有脆感。
②调节面筋胀润度。糖对面粉的反水化作用,可以用来调节面筋的胀润度,使面坯具有可塑性。
③调节发酵速度。在面坯发酵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糖,由于酶的作用,使双糖变成单糖,供给酵母菌营养,这样就可以缩短面坯发酵时间。如果用糖过多(超过30%时),由于增加了渗透压,酵母菌细胞内的原生质分离,菌体僵硬,同时又因生成过多的二氧化碳,可使发酵作用大为减弱。因此,糖可以起到调节发酵速度的作用。
④提高制品的营养价值。糖的发热量高,能迅速被人体所吸收,1 kg糖的发热量为14 630~16 720 kJ,可有效地消除人体的疲劳,补充人体的代谢需要。
2.3.2 食用油脂
油脂是面点制作中的重要原料之一,它既是制馅原料,也是调制面坯的辅助原料,在成形操作和熟制过程中也经常使用。面点制作中常用的食用油脂可分为动物性油脂、植物性油脂和加工性油脂。
1)动物性油脂
动物性油脂是指从动物的脂肪组织或乳中提取的油脂,具有熔点高、可塑性好、流散性差、风味独特等特点。动物性油脂主要品种有猪油、奶油、鸡油、羊油和牛油。
(1)猪油
猪油又称大油、白油,是用猪的皮下脂肪或内脏脂肪等脂肪组织加工炼制而成。猪油在酥类面点中用量最多,具有色泽洁白、味道香、起酥性好等优点。猪油的熔点较高,为28~48 ℃,利于加工操作。猪油分为熟猪油和生板油两种。熟猪油系由板油、网油及肉油熔炼而成,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多用于酥类点心;生板油通常加工成丁状,多用于馅心,如水晶馅。
(2)奶油
奶油也称黄油或白脱油,是从动物乳中分离出来的脂肪和其他成分的混合物。奶油色淡黄,常温下呈固态,具有浓郁的奶香味,易消化,营养价值高。奶油的熔点为28~30 ℃,凝固点为15~25 ℃,在常温下呈固态。用奶油调制面团,面团组织结构均匀,制品松化可口。奶油因含水分较多,是微生物良好的培养基,在高温下易受细菌和霉菌的污染。此外,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易氧化酸败,故奶油要低温保存。
(3)鸡油
鸡油往往采用自行提取的办法:一是将鸡肌体中的脂肪组织加水用中火慢慢熬炼,二是放在容器内蒸制。鸡油色泽金黄、鲜香味浓,利于人体消化吸收,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鸡油来源少,一般用于调味或增色。
(4)牛油和羊油
牛油和羊油是从牛羊肌体中的脂肪组织及骨髓中提炼而得。牛羊油的熔点高,牛脂为40~50 ℃,羊脂为44~45 ℃,便于面点的成形和操作,但由于熔点高于人的体温,故不易被消化和吸收。牛羊油在未进行深加工前,使用不多,一般用作工业制皂的原料。
2)植物性油脂
植物性油脂是指从植物的种子榨取的油脂。植物油在常温下呈液态,因常有植物油气味,故使用时须先将油熬熟以减少不良气味。在各种植物油中,以花生油和芝麻油质量最佳,豆油次之。
(1)花生油
花生油是用花生仁经加工榨取的油脂,纯正的花生油透明清亮,色泽淡黄,气味芳香。花生油熔点为0~3 ℃,常温下不浑浊,温度低于4 ℃时,稠厚浑浊呈粥状,色为乳黄色。由于花生油味纯色浅,用途广泛,可用于调制面团、调馅和用作炸制油。特别是用花生油炒制出的甜馅,油亮味香,如豆沙馅、莲蓉馅等。它是制作人造奶油的最好原料。
(2)菜籽油
菜籽油是油菜籽经加工榨取的油脂。菜籽油按加工精度可分为普通菜籽油和精制菜籽油。普通菜籽油色深黄略带绿色,并且菜籽腥味浓重,不宜用于调制面团或用于炸制油;精制菜籽油是经脱色脱臭精加工而成,油色浅黄、澄清透明,味清香,可用于调制面团或用于炸制油。菜籽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是制作色拉油、人造奶油的主要原料。
(3)大豆油
大豆油是我国的主要油脂之一,产于我国东北各省,按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冷榨油、热榨油和浸出油。大豆油中亚油酸含量高,又不含胆固醇,长期食用对人体动脉硬化有预防作用。大豆油消化率高,可达95%,而且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E,营养价值很高,故大豆油多用于面点制作中。
(4)色拉油
色拉油是植物油经脱色、脱臭、脱蜡、脱胶等工艺精制而成,色拉是英文salad的音译。色拉油清澈透明,流动性好,稳定性强,无不良气味,在0~4 ℃放置无浑浊现象。色拉油是优质的炸制油,炸制的面点色纯,形态好。
(5)芝麻油
芝麻油又称麻油、香油,是用芝麻经加工榨取的油脂。麻油按加工方法的不同有大槽油和小磨香油。大槽油是以冷榨的方法制取的,油色金黄,香气不浓;小磨香油是采用我国传统的一种制油方法——水代法制成的,大致方法是将芝麻炒香磨成粉,加开水搅拌,震荡出油。小磨香油呈红褐色,味浓香,品质最佳,是我国上等食用植物油,用于较高档的面点中。
除以上介绍的植物油外,面点制作中常用的植物油还有玉米油、椰子油、茶油、棉子油等。
3)加工性油脂
加工性油脂是指将油脂进行二次加工所得到的产品。如人造黄油、起酥油、人造鲜奶油、色拉油等。
(1)人造黄油
人造黄油也称植物黄油或麦淇淋,是英文Margarine的音译。人造黄油主要是氢化植物油、乳化剂、色素、食盐、赋香剂、水等经乳化而成。人造黄油是天然动物黄油良好的代替品,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起酥性、可塑性,有浓郁的奶香味,常用于制作西式面点。人造黄油与天然动物奶油相比,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2)起酥油
起酥油是以植物油为原料,经氢化、脱色、脱臭后形成可塑性好、起酥效果好的固体油脂。起酥油是将植物油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氢化为饱和脂肪酸,使液态的植物油成为固体的起酥油。起酥油分为低溶起酥油和高溶起酥油,可根据不同的面点选用。
(3)人造奶油
人造奶油是由氢化油、色素、香料、精盐和少量淡奶油等制成,是淡奶油的良好代替品。脂肪含量为85%~89%,其乳化性、起酥性、可塑性均较好。人造奶油应储藏在18 ℃以下,使用时,在常温下稍软化后,先用搅拌器(机)慢速搅打至无硬块后改为高速搅打,至体积胀发为原体积的10~12倍后改为慢速搅打,直至组织细腻、挺立性好即可使用。搅打胀发的人造鲜奶油常用于蛋糕的裱花、面点的点缀和灌馅。人造奶油香味较差,与淡奶油相比,不易被人体吸收。
4)油脂在面点中的作用
油脂在面点制作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作用:
①使面点制品柔软、滋润、丰满、香气浓厚、色泽美观。
②能提高制品的营养价值,为人体提供热量。
③使制品松脆,酥而不硬;降低吸水量,延长制品的保存期。
④成形中适当用些油脂,能降低面坯的黏着性,从而便于操作。
⑤利用不同油温的传热作用,可使制品产生香、脆、酥、嫩等不同味道和质地。
⑥馅心中加入油脂,可使面点更加可口。
5)不同面制品对油脂的选择
①起酥制品,如蛋黄酥、天鹅酥等,可选择起酥效果好、稳定性好的油脂,如起酥油、猪油等。
②油炸制品,如油条、开口笑、麻花等可以选择发烟点高、热稳定性好的植物油,如色拉油、大豆油、棕榈油等。
③特殊风味制品,如葱油酥饼、生煎馒头等可以选择风味浓郁、色泽金黄的植物油,如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等。
不同的面点制品需要选择合理的油脂来增加香气和滋味,形成属于自己的风味特色。
2.3.3 蛋
蛋品在面点制作中,既是馅心原料,又是面坯调制的辅料。
1)面点中常用的蛋品
用于制作面点的蛋以鲜蛋为主,包括鸡蛋、鸭蛋等各种禽蛋,其中鸡蛋起发力好、凝胶性强、味道鲜美,在面点制作中用量最大。蛋由蛋壳、蛋白、蛋黄3个部分构成,其中蛋壳约占总重的11%,蛋白约占58%,蛋黄约占31%。对鲜蛋的品质要求是气室要小,不散黄;使用前要将蛋壳洗净并消毒;大批使用时必须逐个进行照蛋检验,逐个打开,然后混合搅和。咸蛋和松花蛋,大多用于制作馅心。
2)蛋的特性
(1)蛋白的起泡性
蛋白是一种亲水胶体,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在调制物理膨松面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蛋黄的乳化性
蛋黄中含有许多磷腊,磷腊具有亲油和亲水的双重性,是一种理想的天然乳化剂。
(3)蛋的热凝固性
蛋白受热后会出现凝固变性现象,在50 ℃左右时开始浑浊,在57 ℃时黏度增加,在62 ℃以上时失去流动性,70 ℃以上凝固为块状,失去起泡性。蛋黄则在65 ℃时开始变黏,成为凝胶状;70 ℃以上失去流动性并凝结。
3)蛋在面点中的作用
面点制作中添加蛋品有以下几种主要作用:
①提高制品的营养价值。蛋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在人体内的消化率高达98%,生理价值达94%,是天然食物中的优质蛋白质。此外,蛋品中还含有维生素、磷脂和丰富的无机盐。
②能改进面团的组织状态,提高疏松度和柔软性。蛋黄能起乳化作用,促进脂肪的乳化,使脂肪充分分散在面坯中;蛋白具有发泡性,有利于形成蜂窝结构,增大制品体积。
③改善面点的色、香、味。在面点的表面涂上蛋液,经烘烤后呈现金黄发亮的光泽,这是由于羰氨反应引起的褐变作用即美拉德反应,使制品具有特殊的蛋香味。
2.3.4 乳品
乳品是面点制作中重要的辅料之一。乳品不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对面坯的工艺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乳品常被用于制作馅心或调制胚皮,如奶黄馅、奶味馒头等。
1)面点中常用的乳品
面点中常用的乳品有牛乳、炼乳、奶粉等。
(1)鲜乳
正常的鲜乳呈乳白色或白中略带微黄色,有清淡的奶香味。鲜乳组织均匀,营养丰富,使用方便,可直接用于调制面团或制作各种乳白色冻糕,如雪白棉花杯、可可奶层糕、杏仁奶豆腐等。鲜乳还常用于甜馅的调制,以增加馅心的奶香味和食用价值。
(2)奶粉
奶粉是以牛、羊鲜乳为原料经浓缩后喷雾干燥制成的,包括全脂奶粉和脱脂奶粉两大类。由于奶粉含水量低,便于保存,使用方便,因此奶粉广泛用于面点的制作中。在面点制作中要考虑奶粉的溶解度、吸湿性、甜度和滋味,使用时先用少许水调匀,才能调入面团中,防止出现结块现象。
(3)炼乳
炼乳是鲜奶加蔗糖,经杀菌、浓缩、均质而成的。炼乳分为甜炼乳(加糖炼乳)和淡炼乳(无糖炼乳)两种。炼乳色泽淡黄,呈均匀稠流状态,有浓郁的乳香味。
2)乳品在面点中的作用
(1)提高制品的营养价值
乳品中的蛋白质属于完全蛋白质,含有人体全部必需氨基酸,由于乳脂肪作用,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同时还含有乳糖、多种维生素等。乳品加入面点中,不仅能提高制品的营养价值,而且能使制品颜色洁白,滋味香醇,促进食欲。
(2)改进面团的工艺性能
乳中含有磷脂,是一种很好的乳化剂。乳还具有起泡性。因此,乳加入面坯中可以促进面坯中油与水的乳化,改进面坯的胶体性能,同时也能调节面筋的胀润度,使面坯不易收缩,促进面坯结构疏松柔软和形态完整。
(3)改善面点的色、香、味
乳中含有微量的叶黄素、乳黄素和胡萝卜素等有色物质,使乳品带有淡黄色。烘烤出来的面点常呈现有光泽的诱人的乳黄色,同时还具有乳的特殊芳香气味。
2.3.5 食盐
调制馅心要用盐调味,调制面坯亦需用适量的盐。
1)食盐的类别和化学成分
我国的食盐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海盐、矿盐、井盐和湖盐等。其中以海盐产量最多,占总产量的75%~80%。海盐按其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原盐(又称粗盐或大粒盐)、洗涤盐(又称加工盐)、精制盐(又称再制盐)。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除此之外,还含有水分、氯化镁、硫酸钠、硫酸钙、氯化钙、氯化铁等。精盐含有90%以上的氯化钠,质量较纯;粗盐中因含硫酸盐多,使食盐味道发苦、发涩,并且对发酵不利。因此,制作面点时使用精盐为佳。
2)食盐在面点制作中的作用
食盐在面点制作中有以下作用:
(1)改善面坯的工艺性能及色泽
改善面坯的工艺性能,是指面粉中掺以食盐能改善面筋的物理性质。面坯中加入1%~1.5%的食盐,使面筋网络的性能得到改良,使之易于扩展。同时,能对面筋产生相互吸附的作用,增加面筋的弹性,从而使整个面坯在延伸或膨胀时不易断裂。但是,如果食盐加入过量,会导致面坯持水性增强而被稀释,其弹性或延伸性就会降低。
食盐影响面筋的性质,主要机理是盐所起的渗透压作用,即面粉中蛋白质的一部分水渗出,产生沉淀凝固变性,从而使其质地变密而增加弹力。面坯掺盐后,因内部产生较细密的组织,光线照射制品时,投射的暗影较小,故显得洁白。因此,食盐虽无直接漂白的功效,但有改善制品色泽的作用。
(2)调节发酵面坯的发速率及抑制有害细菌
面坯的发酵是由酵母的生命活动完成的。酵母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需要一些无机盐作为它的营养剂。食盐(氯化钠)就是最常用的一种。添加适量的食盐,对酵母的生长和繁殖有促进作用。但是,食盐有很高的渗透压力,对酵母也有抑制作用。因此,如果减少盐的用量,就可增加其发酵的速度;倘若食盐的分量增加,发酵就会变慢。这个变化的理论依据:食盐能使面筋充分成熟,又能促使酶活跃,从而变淀粉为糖分。而如果食盐用量增多,食盐的渗透压增大,酵母细胞的水分脱出可造成酵母细胞的萎缩,降低酵母的发酵力,影响发酵速度。
食盐还能抑制有害杂菌,这是因为醋酸菌和乳酸菌对食盐的抵抗力一般都很低。盐的渗透压力,已足够抑制其生长,甚至有时还可杀灭其生命。食盐对其他杂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一般杂菌在5%的食盐浓度下,病原菌在7%~10%的食盐浓度下就停止繁殖,但酵母菌却能耐20%左右的高盐浓度而不受影响。因此,食盐也起到了抑制有害细菌的作用。
(3)提高成品的风味
面点制品中加入适量的盐,能进一步改善制品的口味,这是因为食盐能刺激人的味觉神经。如油炸馓子中放入适量盐,会使制品咸香适口、香而不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