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实施]
5.4.1 甜馅的基本构成和作用
甜馅主要由糖、油、面、果料及其他辅料构成,利用它们各自的工艺性质,调节它们之间的比例,采用不同工艺,可制作出不同风味的馅料,而糖、油、面及辅料对馅心的形成和制品加工起着重要的作用。
1)糖
糖是甜馅的主体,有一定的甜度、黏稠性、吸湿性、渗透性等,不仅可以增加甜味,还可以增加馅心的黏结性,便于馅料成团,并有利于保证馅心的滋润,有利于馅心的保存等。一般调馅用的糖有白砂糖、绵白糖、糖粉、饴糖等。
2)油
油在馅心中起滋润配料,便于配料的彼此黏结,增加馅心口味的作用。一般制馅用的油脂有猪油、花生油、豆油、黄油、芝麻油等。
3)面粉
馅心加入面粉,可使糖在受热熔化时使糖浆变稠,防止成品塌底、漏糖。若不加面粉,糖受热熔化变成液体状,体积膨大,易使制品爆裂穿底而流糖,食用时易烫嘴。馅心中使用的面粉一般要经过熟化处理,蒸或炒制成熟,拌入馅心中不会形成面筋,使馅心在制品成熟时避免夹生、吸油或吸糖后形成硬面团,使制品酥松化渣,如芝麻馅就是用熟芝麻粉、白糖制成的。加入馅心中的面粉可用米粉或豆粉代替,同样可防止制品爆裂穿底而流糖。
4)辅料
甜馅中的果料、果肉料等被称为辅料,对甜馅的风味构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对馅心的调制、制品的成形成熟有较大影响。一般果料、果肉料等宜切成丁、丝、糜等较小的形状,对突出其独有风味的辅料,在不影响制品成形成熟的前提下应稍大,以突出其口感和风味。如松子枣泥麻饼中的松子仁以整粒状包入。
5.4.2 泥蓉馅制作工艺
1)概念
泥蓉馅是以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为原料,先加工成泥蓉,再用糖、油炒制而成的一类甜味馅心。馅心经炒制成熟,目的是使糖、油熔化与其他原料凝成一体,其特点是馅料细软、质地细腻、甜而不腻,并带有果实香味。常用的泥蓉馅有豆沙、枣泥、莲蓉、豆蓉、薯泥等。这里的“蓉”是广东方言,长江中下游通常称为“茸”,或“泥”“沙”。
2)泥蓉馅的制作工艺
(1)洗、泡
不论选用哪种原料,首先要除去干瘪、虫害等不良果实,清洗干净,对豆类和干果原料应用清水浸泡使之吸收一些水分,为下一步的蒸或煮打下基础。对根茎类如甘薯、山药应洗净去皮。
(2)蒸、煮
蒸与煮是为了让原料充分吸水而变得软烂,以便下一步制作泥蓉。一般果实和根茎类原料如红枣、甘薯等,适宜使用蒸的方法,蒸时火旺气足,一次蒸好;豆类及一些干果等质地干硬的原料适宜使用煮的方法,煮时先用旺火烧开,再改用小火焖煮,放少量碱粉可缩短煮的时间。
(3)制泥蓉
①采用特制的铜筛擦制而成,原料中不易碎烂的果皮、豆皮等留在筛中,起到过滤的作用,使制得的馅料精细、柔软,但这种方法制作的速度慢。
②对于根茎类原料,应采用抿制的方法,反复抿制馅料至细软为止。
③用磨浆机或粉碎机绞制原料,使原料成为泥、蓉。这种方法制得的馅料质感比较粗糙,果皮、豆皮等纤维含在其中,但速度快、产量高,适合工业化生产。泥与蓉的制法基本相同,只是泥比蓉粗些,熬的馅心更稀一些。
(4)加糖、油炒制
炒制的方法可先加糖炒制,后加馅料炒制;也可先加馅料炒制,再加糖炒制;或糖和馅料一起炒制等。但每种炒法都需用小火慢炒,使水分慢慢蒸发,糖、油渗入原料,炒制时要不停翻动,炒匀、炒熟,以防煳锅。
3)制作实例
(1)豆沙馅
它特指赤豆(红小豆)经熟化成细沙,用油、糖等炒至成熟的一种泥蓉馅。豆沙馅是面点中常用的馅心之一,多用于月饼、蛋糕、面包、豆沙卷、粽子等。原料可选用赤豆、绿豆、豌豆、扁豆、蚕豆等。
豆沙馅配方见表5.4.1。
表5.4.1 豆沙馅配方 单位:g

①制法。
a.清洗:将赤豆用清水洗净除去杂质。
b.煮熟:将洗净后的赤豆每500 g加凉水1 250~1 500 g下锅,先用旺火烧开,然后改用文火煮至豆烂,或用压力锅直接高温煮至酥烂,取出晾凉。
c.取沙:将赤豆擦去皮过筛取沙。有手工或机器两种方法,手工是将煮烂的赤豆放入铜筛中,加水搓擦,豆沙沉在桶底,滗去清水,盛入布袋内挤去水分。机器取沙是将赤豆放入取沙机中,开动机器,再经过孔径1 mm的铜筛,湿豆沙沉入钻桶,盛入布袋内挤去水分成沙块状。
d.炒制:通常赤豆∶白糖为1∶1.5。先将锅烧热,放入全部猪油和部分植物油,加入白糖炒匀,倒入豆沙料用木勺不停翻炒。炒的过程一般分三次加植物油,炒至豆沙中水分快干时放入白糖继续炒,至水分基本收干,关火,加第三次植物油,推炒均匀至豆沙吐油翻沙,浓稠不粘锅,出锅即成。
②制作要领。
a.煮豆时不宜放碱。传统的豆沙馅,一般在煮豆时都要放碱,一是为了使煮豆时间缩短。二是使豆沙加深颜色。但碱会破坏豆的营养成分,另外,放碱煮酥的豆子发黏,不易去皮出沙,影响出沙率。
b.煮豆时,避免过多搅动。特别是在焖制过程中,翻搅使豆子碰撞加剧,豆肉破皮而出,使豆汤变稠,影响传热,造成豆子烂度不一致。另外,豆沙沉入锅底后,易造成煳锅,影响豆沙馅的品质口味。
c.出沙时,要选用细眼筛,擦沙时要边加水边擦,以提高出沙率。一般500 g赤豆出沙1 000~1 500 g。
d.炒制时宜用小火,不停地翻炒,炒至黏稠、色泽由红变深即成,避免产生焦煳味。
e.炒制用油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定。猪油便于馅心凝固,利于制品包馅成形,但成馅颜色浅淡,光泽度稍差。使用植物油炒豆沙,成馅颜色黑亮,但较稀软,不便包馅成形,多用于夹馅品种。使用混合油炒沙,二者优点兼而有之。
③质量标准。
全国各地炒制方法各不相同,各有特点,但均要求达到色泽自然油亮、质地软硬适度、口感滋润甘甜、不粘器具、无焦块杂质、无焦苦味。
(2)莲蓉馅
莲蓉馅是甜馅中较高档的馅心,具有莲子的清香和特殊的营养价值,素有“甜馅王”的美称。根据工艺,莲蓉馅分为红莲蓉和白莲蓉两种,红莲蓉口味甘香细滑,色泽金红油润。白莲蓉入口香甜软滑,色泽白里带浅象牙色,有浓郁的莲香味。
莲子又称莲蓬子,莲子因生产时期和出产季节的不同,分为夏莲和秋莲。夏莲又称伏莲、白莲,颗粒饱满,壳薄肉厚,表皮红中透白,涨性好;而秋莲又称红莲,粒细而瘦,种皮红。目前市面上白莲和红莲都很多,它们的制法相同。莲蓉馅配方见表5.4.2。
表5.4.2 莲蓉馅配方 单位:g

①制法。
a.制蓉:选用通心白莲加清水煮至酥松,或上笼屉中蒸至松粉,用磨浆机将蒸熟的莲子磨成细浆,或用细箩搓擦成泥。
b.炒莲蓉:铜锅内放部分猪油烧热,然后加入莲蓉和白糖同炒,先用旺火后用文火炒制,待莲蓉变稠时加入剩余猪油,当莲蓉稠厚到不粘锅勺,起锅装入盆中,用熟植物油盖面,防止莲蓉变硬返生。一般可保存3~6月。
②制作要领。
a.通常选择通心莲子,如莲子带皮,则首先应进行去皮处理。
b.磨莲蓉要求细滑,如不够细滑则应重复一次或过筛。
c.炒制莲蓉时宜先用旺火,待莲蓉水分蒸发、变稠时改为文火炒。如火过大,要离火推炒,其火候以保持莲蓉不煳锅为原则。
d.炒馅最好选用不锈钢锅或铜锅、木铲,以保证馅的色泽纯正。
③质量要求。
色泽淡黄,口味清香甘甜,质地细腻而带有沙质感。
5.4.3 果仁蜜饯馅制作工艺
1)概念
果仁蜜饯馅是以熟制的干果仁、蜜饯和果脯为主料,经加工处理后与糖及其他配料拌制而成的一类甜味馅,其特点是松爽香甜、果香浓郁。
常用的果仁有葵瓜子、花生、核桃、松子、榛子、杏仁、巴旦木仁、芝麻等;常用的蜜饯有冬瓜条、蜜枣、青红丝、桃脯、杏脯等。常用的果仁蜜饯馅有五仁馅、百果馅、椰蓉馅等。由于各地生产原料不同,地域口味要求不同,用料侧重点就有所不同,如广式多用杏仁、橄榄仁,苏式多用松子仁,京式多用北方果脯、京糕,川式多用内江生产的蜜饯,闽式多用桂圆肉,东北地区多用榛子仁等,通过众多原料的合理搭配,可制出风味各异的甜馅,因此也是面点制作或演变中常用的馅心。
2)果仁蜜饯馅的加工工艺
(1)选料
由于各地特产不同,选料也就有所侧重,为了保证馅心的质量,就必须合理选择原料。如选择核桃、花生、腰果、橄榄仁等这些含油量大的原料,因易氧化产生哈味,易吸湿回潮发生霉变,选择时一定要选择新鲜无异味的果料,否则馅心质量就不能保证。
(2)加工
果仁一般要经炒熟或烤熟,对果仁较大的如花生仁、核桃仁,去壳去皮后要用刀或碎料机压成碎粒;果脯、蜜饯类也要切剁成丁、末后使用。总之,果仁蜜饯的颗粒大小应适中,以突出风味又不影响口感和工艺操作为主。一般硬性原料宜小,软性原料宜大,主料宜大,辅料宜小。
(3)混合拌制
加工好的果仁、果脯、蜜饯与细砂糖、过罗的熟粉及适合的油脂拌和,搓擦到既不干也不湿,手抓能成团时为好。原料放在一起搅拌均匀即可。对橄榄仁等薄而扁、质地脆嫩的原料,拌馅时应稍后加入,以免拌碎成屑,糖、油在这里不仅调整口味,增加馅心的香甜味,还是馅料彼此间的黏合剂。熟粉或糕粉在馅心中进一步促进果料、糖、油黏结,使馅心容易定形,使制品受热后不流糖、不穿底。馅心的软硬可用水调节,但水分不可过大,否则在成熟时易受热蒸发产汽,使制品破裂流糖。
3)制作实例
(1)五仁馅
五仁馅是因选用5种植物的果实为主要原料而得名,是较高档的甜点馅心。常用的五仁是指核桃仁、瓜子仁、松子仁、花生仁、杏仁。五仁馅配方见表5.4.3。
表5.4.3 五仁馅配方 单位:g

制法:将核桃仁用开水浸泡去皮后放入烤箱烤出香味;花生仁放入烤箱烤脆去皮;把五仁均烤香烤熟后剁碎。将全部原料拌和在一起,用手搓匀搓透,使白糖、板油丁、五仁、熟面粉融为一体即成。
(2)百果馅
百果馅的原料丰富,可加入很多种原料,除常见的果仁外,还可加入橘饼、金橘糖、杏脯、糖冬瓜等。百果馅配方见表5.4.4。
表5.4.4 百果馅配方 单位:g

①制法:杏仁、橄榄仁用温水浸泡后去皮、烤香,然后和桃仁一起切成小粒;橘饼切碎;糖冬瓜切成丁。先将果仁、橘饼、糖冬瓜丁、糖白膘丁混合均匀,再加入花生油、白糖和适量水拌匀,最后加入低筋粉拌至馅心软硬适度即可。
②制作要领:a.料中加水仅仅是为了适当降低馅料的硬度,不能加得过多,否则在烘或烤时易受热蒸发,使制品破裂流糖。b.可把白糖换为糖浆。
(3)椰蓉馅
椰蓉馅是以椰丝为主料,添加猪油、白糖、鸡蛋制成的一种甜味馅心,制作工艺简单,广泛用在烤制面点中,成品具有椰丝的香气,风味别具一格。椰蓉馅配方见表5.4.5。
表5.4.5 椰蓉馅配方 单位:g

①制法:将椰丝轧碎后加鸡蛋、猪油、白糖、椰子香精混合搅拌均匀,加入水搅拌均匀,最后再加入面粉拌匀即可。
②制作要点:a.椰蓉馅软硬度按照制品要求进行调整。b.椰蓉馅中的猪油也可用黄油替代。
5.4.4 糖馅制作工艺
1)概念
糖馅是以白糖为主料,加入面粉和其他配料拌制而成的一种馅心。糖馅一般以糖掺粉为基础,再加入配料,使之形成多种风味特色。如在糖馅中加入炒熟碾碎的芝麻即为麻仁馅;如加入猪油丁,即成白糖猪油馅,俗称水晶馅;加入蜜玫瑰,即成蜜玫瑰馅等。
2)糖馅的加工工艺
(1)选料
白糖中的绵白糖、细砂糖、红糖、赤砂糖可依据不同制品的特点选择使用。粉料可选择低筋粉和籼米粉或粳米粉。熟猪油、生猪板油、豆油、芝麻油等都可以按照制品的风味特点使用。
(2)加工
红白糖需细碎。面粉、米粉需烤或蒸熟过筛,拌制的油脂通常无须加热。
(3)配料
糖馅中的糖、粉、油的比例通常为糖500 g、粉150 g、油100 g。但有时因品种特点不同或地方食俗不同,其比例也有差异。拌制不同类型的糖馅所加的各种调配料适可而止。
(4)拌和
将糖、粉拌匀开窝,中间放入油脂及调味料,搅匀后搓擦均匀,如糖馅干燥可以适当加些水。
3)制作实例
(1)桂花白糖馅
桂花白糖馅具有浓郁的桂花香,质感油润,稍有松散感,颜色红白绿相间,常用于烤、蒸、煮类的面点制品。如北京自来白月饼、桂花白糖馅汤圆、桂花白糖包等,具体配方见表5.4.6。
表5.4.6 桂花白糖馅配方 单位:g

①制法:将所有原料放在一起,用力搓拌均匀即可。
②制作要领。
a.若太干,可适当加点水或油调和一下,再用力拌和均匀即可。
b.加粉有助于防止糖受热熔化、膨胀,爆裂穿底而流出。但应注意加粉的量,加多了,馅心干燥不爽口,加少了起不到保护糖不流失的作用。
(2)麻仁馅
麻仁馅香甜油润,有浓郁的芝麻香气,成团,但松散,广泛用于蒸、烤、煮、炸等面点制品,如麻蓉汤团、麻蓉包子和麻蓉饼等点心。
麻仁馅配方见表5.4.7。
表5.4.7 麻仁馅配方 单位:g

①制法:将芝麻烤熟或炒熟,研成细末,与绵白糖、黄油、桂花酱、熟面粉擦匀即成。
②制作要领。
a.芝麻应淘洗干净后放入锅中炒熟,芝麻不宜研得过细。
b.如用黑芝麻,则白糖改用红糖;如用芝麻酱,则加糖粉拌匀即成。
(3)水晶馅
水晶馅是面点中常用的甜馅,此馅可用于烤、蒸类的面点制品,馅心具有香、油、肥、亮等特点。它是制作猪油包、水晶包等特色点心的极好馅料。水晶馅配方见表5.4.8。
表5.4.8 水晶馅配方 单位:g

①制法:将肥肉(或生猪板油)批成片,焯水晾凉(如用生猪板油去皮切丁)。将肥肉或生猪板油片切成丁,用白酒去腥。将白糖倒入肥肉(或生猪板油)丁拌匀,冷藏3天,使用时加入熟面粉和匀即可。
②制作要领。
a.切丁时根据点心品种要求掌握丁的大小。如制月饼时,则丁应以1 cm见方为好;如制水晶包,则丁以豌豆大小为宜。b.用白糖腌制时应注意选用颗粒稍粗的白砂糖。c.根据不同品种分别选用板油或肥膘。
(4)蜜玫瑰馅
蜜玫瑰馅是鲜花馅的一种,它是以糖馅为基础,加入蜜玫瑰制成的一种馅心,通常可以用于蒸、煮、烤等面点制品中,具有气味芬芳、香甜滋润、风味独特的特点。蜜玫瑰馅(川式)配方见表5.4.9。
表5.4.9 蜜玫瑰馅(川式)配方 单位:g

①制法:蜜玫瑰剁细,加入熟猪油调散,再加入混合均匀的白糖与熟面粉反复搓拌均匀后,加入少量的食用红色素拌匀揉成团即可。
②制作要领:
a.食用红色素要最后加入,不能过多,要揉搓均匀。
b.最好用天然的甜菜红,也可用合成色素胭脂红,但用量都不得超过0.25 g/kg。
c.蜜玫瑰要调散。
d.用油量随气温的变化做调整,以馅的软硬度符合包馅要求为准。
(5)奶黄馅
奶黄馅采用牛奶、鸡蛋、糖、玉米淀粉等原料调成糊,通过隔水蒸熟或炒制而成,具有奶香浓郁、口味香甜的特点,常用于发酵制品,如奶黄包。奶黄馅配方见表5.4.10。
表5.4.10 奶黄馅配方

注:香兰素少许。
①制法一:将鸡蛋液放入盆内打匀,加入鲜牛奶、玉米淀粉、白糖、黄油搅拌。将盆放入蒸笼里蒸5~10 min打开笼盖搅一次,如此反复至原料呈糊状熟透即可。
②制法二:将白糖、鸡蛋液、鲜牛奶、淡奶油混合后加入玉米淀粉和低粉的混合物拌匀过筛,加入奶粉成面糊状;面糊放入奶锅用小火炒制,边炒边加入黄油,直到成厚糊状即可。
③注意事项:a.调搅生料时要注意细滑不起粒。蒸时要一边蒸一边搅,成品细腻软滑。b.蒸时采用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