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实施]
6.1.1 和面
和面是整个面点制作的第一道工序,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面团的质量,能直接影响成品品质和面点制作工艺能否顺利进行。
1)和面的操作要领
和面是在粉制原料中加入水(或油、蛋、奶、糖浆等),经拌和使之成团的一项技术。由于其是面点制作的首要工序,故在操作时必须掌握以下要求:
(1)和面的姿势要正确
在和面时,特别是面粉数量较多的情况下,需要一定的臂力和手腕力量,掌握正确的姿势,可以起到省力高效的效果。正确的和面姿势:两脚自然分开,站成丁字步,站立端正,上身要适当前倾,这样便于用力。
(2)掌握掺水比例
和面的掺水量与面粉的干燥程度、气候的冷暖、空气的干湿度、水温的高低、面团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有关,一般情况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调制冷水面团和温水面团时,应该采用分次(2~3次)加水的方法,使面粉慢慢吸水,面团逐步上劲。掺水量要根据面团的用途而定:水饺面团一般是面粉500 g掺水150~175 g;春卷皮面团掺水量为300~350 g。
在调制热水面团时,热水应该一次加足,保证水温把粉料烫透,在拌成雪花片状后淋上少许冷水揉成面团。蒸饺、锅贴等面团的掺水量为面粉500 g掺200 g左右热水。米粉面团中的烫粉面团是米粉500 g掺水量为200 g左右。
(3)和面的质量要符合面点制作的要求
无论采用何种和面方法或何种面团,都要讲究操作动作熟练,掺水比例恰当,和面做到匀、透、不夹粉粒,达到面光、手光、容器光的“三光”要求。
(4)和面的手法要熟练
实际操作时,无论采用哪种手法,都要讲究动作迅速、干净利落,这样,粉料才会掺水均匀,不夹带粉粒。特别是烫面,如果动作慢了,不但掺水不匀,而且生熟不均,成品内有白团块,影响成品的质量。
2)和面常用的方法
和面主要分为抄拌法(图6.1.1)、调合法(图6.1.2)、搅和法(图6.1.3)3种,其中以抄拌法使用最广泛。和面环节完成后通常需要饧面。饧面是指将面坯静置一段时间,目的是让面坯充分吸水,便于下一环节的操作。

图6.1.1 抄拌法

图6.1.2 调合法

图6.1.3 搅和法
(1)抄拌法
①适用范围。适用于面粉数量较多的冷水面团和发酵面团等,在缸盆内进行操作的和面方法。
②操作方法。将面粉放入缸(盆)中,中间掏一坑塘,第一次放入水(占总水量的70%~80%),双手伸入缸中,从外向内,由下向上,反复抄拌。使面粉与水结合,呈花片状时加入第二次水(占总水量的20%~30%),继续双手抄拌成为结块的状态,然后揉搓成团,达到“三光”要求。

图6.1.4 饧面
③注意事项。
a.和面时以粉推水,促使水、面粉迅速结合。
b.双手按照从外向内、由下向上反复抄拌的方法。
c.根据面团软硬的需要,掌握加水的次数和掺水量。
(2)调合法
①适用范围。适用于面粉数量较少的冷水面、烫面和油酥面团等在案板上进行操作的和面方法。
②操作方法。将面粉放在案板上,围成中薄边厚的圆形小坑(圆坑塘形),将水倒入中间,用刮板由内向外慢慢调合,使面粉与水结合,形成雪片后,再掺入适量水揉成面团。
③注意事项。
a.面粉在案板上挖小坑,左手掺水,右手用刮板由内向外慢慢调合。
b.操作中手要灵活,动作要快,防止水溢到外面。
c.根据面团的要求,掌握面粉与掺水的比例和次数。
(3)搅和法
①适用范围。适用于粉料较多,用开水调制的面粉、米粉面团或掺水量较多的面团或面糊等,在缸盆内使用工具进行搅和的和面方法。
②操作方法。将粉料放在缸盆里,中间掏坑(也可不掏坑),左手浇水,右手使用工具搅和,边浇边搅,搅匀成团即可。
③注意事项。
a.调制烫面时,开水浇在粉料中间,搅和要快,使水、面尽快混合均匀。
b.调制掺水量较多的面团或面糊时,要分次加水,顺着一个方向搅和。
c.根据面团的需要,掌握粉料与水温、水量的比例和次数。
6.1.2 揉面
揉面是将调和好的面团进行揉和,使之光润柔滑、筋力均匀的操作过程。它是调制面团后的一道关键操作工序,关系到后来工序能否顺利进行及产品质量能否保证。
1)揉面的目的
揉面可使面团中淀粉膨润黏结,使蛋白质均匀吸水,产生弹性的面筋网络,淀粉膨胀黏结,增强面团的劲力。揉匀揉透的面团,内部结构紧密,外表光润爽滑,便于后来工序的操作使用。
2)揉面的动作
在面点制作中,根据不同的面团应该选择不同的揉面方法,达到揉面的要求。揉面主要可以分为捣、揉、揣、摔、擦5个动作。
(1)捣

图6.1.5 捣米粉团
①适用范围。
面团数量较多,要求劲力较大的冷水面团、发酵面团、水油面团等,在缸盆内操作的方法。
②操作方法。
在缸盆内双手握紧拳头,在面团中间用力向下捣压,使面团向缸的周围延伸,再把面团叠拢到中间,继续捣压反复多次,直至把面团捣透上劲为止(图6.1.5)。
③注意事项。
a.双手握紧拳头,要用力向下和周围捣压。
b.捣压的次数与程度,以面团光滑有劲为止。
c.在捣压冷水面团时,可以边捣压边加少量水,这样面团更容易上劲。
(2)揉
①揉面姿势。
身体离案板一拳,两脚稍分开,站成丁字步,上身稍前倾。
②揉面手法。
a.双手揉:双手掌根压住面团,用力伸缩向外推动,把面团摊开;从外逐步推卷回来成团,再反复向外推动摊开后翻卷,直至成为光滑的面团(图6.1.6)。适用于揉较大块面团。
b.单手揉:左手压住面团后部,右手用力前推(图6.1.7),再把面团翻卷,反复推压翻卷,直至面团光滑为止。适用于揉小块面团。

图6.1.6 揉好的面团

图6.1.7 单手揉面
③揉面技巧。
a.既要有劲,又要揉活。要用手腕着力,还要着力适当。
b.揉面必须顺着一个方向翻卷,这样面团内容易形成面筋网络而光滑。
c.根据面团的要求,确定揉面的时间和质量。
(3)揣

图6.1.8 揣面
①适用范围。
适用于面粉数量较多或面团较大,在缸盆里操作的方法。
②操作方法。
将双手握紧拳头,交叉在面团上揣压,边揣边压边推,把面团向外揣开,然后卷拢再揣,反复多次揣压至面团光滑为止(图6.1.8)。这种方法与捣的方法比较相似,在面团较大的情况下,会同时使用揣、捣两种方法,使面团快速达到光滑有劲的目的。
③注意事项。
a.捣是握拳向下捣压,而揣是双手握拳交叉揣压。
b.也可以边揣边沾水,使面团容易上劲光滑。
c.根据面团的需要,掌握揣的力度和时间。
(4)摔

图6.1.9 摔面
①适用范围。
适用于面团较软、劲力大的面团的操作方法,如水油面、春卷皮面团。
②操作方法。
a.双手摔:双手抓住面团的两头,举起来(手不离面)摔在案板上,再叠起摔动,直至摔匀为止(图6.1.9)。
b.单手摔:左手拿住盆,右手抓起面团,脱手摔在盆内,摔下、拿起反复多次,直至摔匀为止。
③注意事项。
a.要运用手腕的抖动摔下,这样有力而有效。
b.摔下的力度要适当,防止面团甩出案板或盆。
c.根据面团的需要,掌握摔的次数和要求。
(5)擦

图6.1.10 擦面
①适用范围。
适用于油酥面团和部分米粉面团的操作方法。
②操作方法。
在案板上把油与面粉混合,用单手或双手掌根把面团一层层向前边推边擦,再把面团拉回身边,反复多次推擦,直至油与面粉完全混合,并产生黏性,成为细腻的面团即可(图6.1.10)。
③注意事项。
a.注意面粉与油脂的比例(一般情况为2∶1)。
b.天冷要多擦(油脂凝固性比较强,不容易与面粉混合),天热要少擦(油脂融化性好,多擦容易懈油)。
c.面团擦好后,最好静止一下再使用。
6.1.3 搓条
搓条是运用双手把面团加工成符合下剂要求的条(图6.1.11)。下剂是根据制品规格的要求,摘成大小一致、整齐划一的剂子。这两项操作工序都是为制皮打下基础,操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制皮的质量。

图6.1.11 搓条
1)基本要求
条圆光洁(不能起皮、粗糙)、粗细一致。
2)操作方法
取一块面团,先拉或切成长条,然后双手掌根掯在条上,来回推搓,边推边搓,使条逐步向两侧延伸,成为粗细均匀的圆形长条。
3)注意事项
①两手着力均匀,两手使力平衡,轻重适当。
②手法灵活,连贯自如,要用掌根掯实推搓,不能用掌心,否则掯不平、压不实。
③圆条的粗细,根据面剂的大小而定。
6.1.4 下剂
一般又称摘剂、揪剂、掐剂等,常用的下剂方法有揪剂、挖剂、切剂、剁剂等。
(1)揪剂
①适用范围。
适用于水饺、蒸饺、小包子等较细或较小的剂子。
②操作方法。
左手握住剂条,剂条从左手虎口露出一个剂子大小的截面,右手大拇指、食指捏住露出的剂子,顺势往下一揪,就揪下一个剂子(图6.1.12)。揪下一个后,左手握住的剂条要顺势翻个身,并露出一个剂子的截面,右手顺势再揪,循环反复。
③注意事项。
a.揪剂的双手要互相配合,一揪一露,把一个个剂子揪下,在案板上排列整齐。

图6.1.12 揪剂子
b.揪剂时右手拇指要紧贴左手虎口,向下顺势揪下剂子。
c.左手虎口露出的剂子截面要大小均匀,才能保证揪下的剂子大小一致。
(2)挖剂
①适用范围。
它适用于馒头、大包、烧饼等较粗或较大的剂子。
②操作方法。
左手提起剂条,右手四指弯曲,从剂条的下面伸入,四指向上提挖,就挖下一个剂子。然后把左手往左移动,露出一个剂子截面,右手再顺势挖下,直至挖完为止。
③注意事项。
a.在剂条较粗、剂量较大,左手没法拿起,右手也没法揪下的情况下,使用挖剂方法。
b.左手提起剂条截面大小要均匀,才能保证挖下的剂子大小一致。
c.挖下的剂子截面朝上,在案板上整齐排列。
(3)切剂
①适用范围。
在面团很柔软,无法搓条的情况下,采用切剂的方法。
②操作方法。
一般是把和好的软面团摊在案板上,按平按匀。先切成长条,再切成方块形剂子,擀成圆形即可。
③注意事项。
a.在切剂前,案板上要撒上少许干面粉,防止剂子粘案板。
b.切剂时可以先拉长面团成为粗细均匀的条状,再用刀切成方块剂子。
(4)剁剂
①适用范围。
根据剂量的大小,剁下剂子。这既是剂子,又是半成品(不需要再经过揉搓成形)的下剂方法。
②操作方法。
把搓好的剂条摆放在案板上,左手轻按剂条,用右手抓住刀背,一刀一刀均匀剁下剂子即可。
③注意事项。
a.根据成品的要求确定剂子大小。
b.剁剂时要掌握刀的力度,以剁下剂子即可。
c.刀具要边剁边向左侧剂条移动,保证剁下的剂子大小均匀。
说明:这种下剂方法常用于刀切馒头、糕类等点心。剁剂具有操作方便、效率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