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实施]
4.5.1 澄粉面坯调制工艺
澄粉面坯,是将澄粉即小麦淀粉用沸水烫制而成的面坯,又称淀粉面坯。这类面坯采用的是纯淀粉,大致具有色泽洁白、成熟后透明或半透明、柔软细腻、口感滑爽的特点。适宜制作各种精细面点,如广式面点中的水晶类制品:虾饺、娥姐粉果、水晶饼等;苏式面点中的船点:象形瓜果、花草、动物等。
澄粉面坯是淀粉类面坯的基本面坯,在此基础上添加各种辅料,可以变化出很多皮料,如在熟澄粉面坯中添加熟蛋黄和黄油,可制成有特殊成熟效果的蛋黄饺皮制品,如蜂巢蛋黄角、金丝蛋黄角等;熟澄粉面坯也可作为黏结剂用于薯类、果蔬类面坯的调制,如山药饼、芋头糕等。澄粉又称澄面、澄粉、小麦淀粉,是用面粉加工洗去面筋,然后将洗过面筋的水粉再经过沉淀,滤干水分再晒干后研细的粉料。

图4.5.1 澄粉面坯——虾饺
1)配方及用途
澄粉面坯的配方见表4.5.1。
表4.5.1 澄粉面坯配方 单位:g

澄粉面坯中所添加的辅料主要有白糖、盐、油等。
2)工艺流程

3)调制方法
将澄粉和生粉混合放入盆中,水中放少量盐烧沸后冲入澄粉中,采用搅和法的和面方法,迅速用小面杖搅拌均匀,加盖焖放5 min后倒在案板上,加入少许油,采用擦、揉的调面方法将面团调至光滑、细腻,最后盖上湿布即可。
4)调制工艺要点
水必须烧开,并掌握掺水量;搅拌动作应敏捷迅速,不得夹生,并稍焖一下;揉、擦面团时必须添加少量油脂,成坯后制成品前要散去热气。
4.5.2 杂粮面坯调制工艺
杂粮面坯是指将小米、玉米、高粱、豆类等磨成粉后加水调制成面坯;或与面粉、米粉、淀粉等掺和加水调制成面坯。其制品种类也很多,可做成各种小食品和名点心。因杂粮品种不同,调制的面团种类很多,并且风味各异,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风味。

图4.5.2 杂粮面坯——土豆包
1)谷类杂粮面坯
谷类杂粮面坯是指将小米、玉米、高粱等磨成粉后,加入一定的辅料调制成的面坯。
(1)配方及用途
玉米面面坯的配方见表4.5.2。
表4.5.2 玉米面面坯配方 单位:g

(2)工艺流程
细玉米面、黄豆粉、白糖、小苏打、糖桂花、温水→和面→调面→成团
(3)调制方法
将细玉米面、黄豆粉、小苏打、糖桂花、白糖放于盆中拌匀,再分次加入温水,采用拌和法和面,稍醒面后,采用揉、擦的调面方法调匀调透即成。
(4)调制工艺要点
①玉米面要新鲜,成品才能松软味香。
②用料比例准确,面团软硬合适。不宜太软,以稍硬些为好。
③水温适当。面团不应过分黏稠或松散。
④要将面团揉、擦匀透,确保成品外表的光滑。
2)豆类面坯
豆类面坯是指将各种豆(豌豆、赤豆、绿豆、扁豆、芸豆等)加工成粉或泥,再经调制而成的面坯。

图4.5.3 豆类面坯——绿豆糕
(1)配方及用途
豌豆泥面坯的配方见表4.5.3。
表4.5.3 豌豆泥面坯配方 单位:g

(2)工艺流程

(3)调制方法
先将白豌豆去皮,红枣洗净煮烂制成枣汁待用。另取一铝锅加入清水、豌豆泥、食碱,烧煮至稀糊状,过筛。再将铝锅放火上,加入豆泥、白糖、红枣汁一起炒至黏稠,最后倒入干净的盘中,并放入冰箱中冷藏即成。
(4)调制工艺要点
①投料要准确。应根据原料的特点和成品的要求灵活掌握所掺原料的比例。
②控制面团的软硬度和黏度。
③掌握好火候。火力要适中,防止煮、炒焦煳。
4.5.3 果蔬类面坯调制工艺
果蔬类面坯就是将各种不同的蔬菜的根类、茎类、果类原料(主要有莲子、菱角、栗子、土豆、山药、芋头等)经蒸、煮成熟后压成泥,再与澄粉、面粉、米粉、糖、油等拌和调制而成的面坯。制成的成品具有不同原料的风味特色。此类面团因原料的品种不同而种类繁多,但原料的选料标准及用料比例有一个相对一致的要求。如选用水分含量少、质地干爽的主料,则一般比例为熟净主料500 g,粉团(粉料加水调制的面团)100~150 g,油脂30~50 g,糖、盐等适量;如选用水分含量多、质地稀软的主料,则一般比例为熟净主料500 g,粉料1 000 g左右,油脂50~100 g,糖、盐适量。
1)马蹄粉面坯
马蹄粉面坯是用马蹄粉(又称荸荠)为主料,加入生马蹄、糖、奶粉、水等调制而成的面团,需经过边加热、边成团、边熟制的调制过程。

图4.5.4 马蹄粉面坯——南瓜椰汁马蹄糕
(1)配方及用途
马蹄粉面坯的配方见表4.5.4。
表4.5.4 马蹄粉面坯配方 单位:g

(2)工艺流程

(3)调制方法
先将马蹄肉切成小粒,另将马蹄粉放入盆中,加入清水(约500 g)搅匀并用细筛过滤成稀粉浆。再将剩余的清水(约800 g)放入锅中,加白糖煮沸化开并过滤成糖水。待糖水稍冷却后与稀粉浆一起混合,分成相同的两份。取一份放入锅中边加热边搅拌,煮至起小泡发稠时离火,待冷却至50~60 ℃时,再将另一份倒在一起拌匀,并放入碎马蹄肉。最后取方盘,抹少许油后,倒入马蹄浆,放入蒸笼蒸约20 min即成。
(4)调制工艺要点
①掌握粉浆的掺水量。
②控制糖水和粉浆结合的温度、比例。
③糖粉浆必须搅拌均匀。
2)芋角面坯

图4.5.5 芋角面坯——香芋糕
(1)配方及用途
芋角面坯的配方见表4.5.5。
表4.5.5 芋角面坯配方 单位:g

常用的辅料有盐、味精、芝麻油、胡椒粉等。
(2)工艺流程

(3)调制方法
先将芋头肉切成片,放入笼内蒸熟,取出趁热塌成泥蓉;另将澄粉放入盆中,加入沸水搅匀成澄面;再将芋头泥和澄面一起混合擦拌,并加入辅料调匀即成。
(4)调制工艺要点
①原料选料要讲究。应选用质地细腻、组织松软、自然生长熟透、含水量少的根茎蔬菜及果实等。如莲子、芋头、板栗、菱角、土豆、红薯、南瓜等。
②原料熟制后应趁热塌成泥蓉状。
③掌握果蔬原料和粉料、粉团的混合比例,并揉透擦匀。
4.5.4 鱼、虾蓉面坯调制工艺
鱼、虾蓉面坯以广式面点中的制法最多,是用净鱼或净虾的肉经剁碎成蓉后与其他辅料一起调制而成的面坯。成品具有鲜香润滑的特殊风味。

图4.5.6 鱼、虾蓉面坯——鱼皮馄饨
1)配方及用途
鱼蓉面坯的配方见表4.5.6。
表4.5.6 鱼蓉面坯配方 单位:g

选用的一般为无骨的、肉质坚实的鱼,如鲈鱼、鳜鱼、鳗鱼等。
2)工艺流程

3)调制方法
将鱼肉剁成泥状,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和盐,搅打至鱼肉发黏上劲起胶,挤成每个重10~12.5 g的小球,放入干澄粉中,再用面杖连粉一起轻轻敲击成圆形的薄皮。
4)调制工艺要点
用料比例及投料顺序要严格掌握;鱼(虾)肉要新鲜,要剁烂成蓉,并注意卫生;搅打要顺一个方向,注意用力和速度。
4.5.5 冻类面坯调制工艺
冻类面坯指用果料、冻粉及糖、乳、色素、香料等为原料制成的各种具有特殊风味的美点和小食品。此类面坯种类也较多,各地均有不同的制作特色且具有时令性和季节性。如杏仁豆腐、西瓜酪、冻糕等,均为夏季品种,风味别致。具体品种因原料不同,用料及制法各有区别。现介绍杏仁豆腐(图4.5.7)的制作工艺。

图4.5.7 杏仁豆腐
1)配方及用途
杏仁豆腐的配方见表4.5.7。
表4.5.7 杏仁豆腐配方 单位:g

2)工艺流程

3)调制方法
先将杏仁用开水浸泡,去掉仁衣,洗净后加冷开水一起磨成细浆后过滤得杏仁汁。另将琼脂洗净,用水略泡,待回软后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至琼脂完全溶化,离火放置至稍冷(不能凝结)时,再放入牛乳、杏仁汁拌匀,倒入洁净的方形盘中,自然冷却后放入冰箱冷藏2 h后即成。食用时,改刀成小块放入碗中,再加入糖浆水即可。
4)调制工艺要点
杏仁必须出渣,投料比例要准确,琼脂要煮至完全溶化,否则豆腐会出现老嫩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