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实施]
6.4.1 利用刀具成形
这类成形方法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刀具,如常用的厨刀、剪刀、削面刀(用钢片制成的呈瓦片形的专用刀)等,成形方法有切、削、剞、剪等。
1)切
(1)概念
切是用刀具把调好的面团分割成形的方法,常与擀、压、卷、揉(搓)、叠等成形手法连用。

图6.4.1 刀切馒头
(2)用途
它主要用于面条(如北方的小刀面,宴会上的鸡蛋面、伊府面、过桥面等)、刀切馒头(图6.4.1)、油酥(如兰花酥、佛手酥)、花卷(如四喜卷、菊花卷等)、糍粑等,以及成熟后改刀成形的糕制品(如三色蛋糕、千层油糕、枣泥拉糕、蜂糖糕等)的成形。
切是下剂的手法之一,需要下刀快、落刀准,保证成品整齐完整。
2)削、剞、剪
(1)削
削是用刀直接削出面条的成形法,是北方一种独特的技法。刀削面别具风味,入口特别筋道、劲足、爽滑。
(2)剞
剞是将包好的面点生坯表面,用刀剞上一定深度的刀口,形成一定花纹的成形方法(图6.4.2)。剞能够美化面点的形态,是成形技法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如做鲍鱼酥。

图6.4.2 剞法
(3)剪
剪是利用剪刀工具在坯的表面剪出独特形态的一种成形技法(图6.4.3),它常配合包、捏等成形方法,使制品更加形象生动,如剪刺猬包。

图6.4.3 剪法
6.4.2 利用筷子成形
筷子将稀糊面团拨出两头尖中间粗的条的方法称拨(图6.4.4),拨与抻、切、削统称为我国四大制作面条的技术。拨出后一般直接下锅煮熟,需加热成熟才能最后成形,因拨出的面条肚圆两头尖,入锅似小鱼入水,故称拨鱼面。
1)制作方法
面团要和得软,500 g面粉掺水350~400 g(冬温、夏凉、春秋微温)。和好后再蘸水揣匀,至面光后,用净布盖上醒0.5 h。醒好后放入凹形盘中,蘸水拍光,把盘对准开水煮锅稍倾斜,用一根一头削成三棱尖形的筷子顺着盘边由上而下拨下快流出的面,使之成为两头尖、10 cm长、鱼肚形的条,拨到锅内煮熟,盛出加上调料即成,也可煮熟后炒着吃。

图6.4.4 筷子成形——南瓜包
2)注意事项
(1)选用面筋质含量较高的优质粉。加水搅面时先少加,后多加,并顺一个方向搅匀。稀软面团醒的时间越长越好,拨出的面比较柔软、光滑。
(2)拨面时,水锅必须开沸,防止拨出的面条粘在一起而不能形成光滑的面条。拨面时动作要熟练,一锅或二碗面间隔不宜太长,防止先拨入锅中的和后拨入锅内的成熟度不一致,软硬不一,影响吃口。
除了典型制品拨鱼面需要筷子成形外,油炸馓在拉抻时也需要用筷子定型。
6.4.3 利用角袋成形
1)概念
角袋又称裱花袋,有布袋、塑料袋、硅胶袋,也可用一张长方形或三角形的牛皮纸卷成圆锥形近似漏斗状,在尖端剪一小孔将所需要的裱花嘴装入锥形纸袋内,再装入要挤的蛋白膏或奶油膏,上端折拢握紧(防止挤料从后面挤出),即可开始裱制。
2)成形方法
采用挤注成形法,一般分两种情况。
(1)直接成形。它多用于烘烤小饼干及气鼓类制品(图6.4.5)。将有坯料的角袋,通过手指的挤压,使坯料均匀地从袋嘴流出,直接挤入烘盘,形成品种形态。挤注讲究手法技巧,全凭灵巧熟练的双手默契地配合。根据品种的不同要求,更换袋嘴上的钢制挤注器,通过挤、拉、带、收等手法,形成各种不同形态的成品或半成品,如拉花千点、杏元、牛利饼干、蛋白类、气鼓类等。操作时要求双手悬肘挤注,自控灵敏,用力适当,挤、收熟练,出料均匀,规格一致,排列整齐。

图6.4.5 挤注成形——气鼓

图6.4.6 裱花成形
(2)裱花装饰
它多用于西式蛋糕的制作,是蛋糕制品外表装饰美化的常用方法。原料是油膏或糖膏,通过特制的裱花嘴和熟练的技巧,裱制出各种花卉、树林、山水、动物、果品等,并配以图案、文字等。裱花是一项需要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工序,是难度较大的装饰成形技法,在操作时必须做到食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操作者必须具有美术和书法基础。
①制作方法。
将裱花嘴放入裱花袋中,把裱花用的膏料装入裱花袋内,使袋口朝上。左手紧握袋口,右手捏住袋身,用力向下挤压。利用花嘴的变化及挤注角度、力度的变化,使挤出的物料呈一定的花形(图6.4.6)。常用的膏料有软性膏料、硬性膏料等。软性膏料用得较多,主要有奶油膏、蛋白膏等,一般是随用随做,裱于蛋糕表面。硬性膏料如白帽糖膏,裱好以后,待其硬化保持形状。硬性膏料多用于样品蛋糕、喜庆蛋糕的装饰。
②注意事项。
a.选好合适的裱花袋、裱花嘴。一般裱花嘴要根据品种的大小而定。装挤料后一定要将纸袋的上端折压握紧,防止挤料从上端外溢。
b.掌握裱花嘴的角度和高度。裱花嘴的高低、倾斜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挤出花形的肥、瘦、圆、扁。尤其是蛋糕在挤花边时,如倾斜度小,挤出的花边略显瘦小,若倾斜度大,挤出的花边粗糙易脱落,故要适中。
c.掌握好挤制的速度和力度。挤制的轻重快慢直接关系到挤花和纹样是否生动美观。挤时要轻重有别、快慢适当,如果平均用力则显得呆板。
d.配色时,如使用合成食用色素,一定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限量使用。配色要协调,色泽深浅适宜,色彩以淡雅为主。
6.4.4 利用面杖成形
它是利用面杖,包括橄榄杖、通心槌等工具将面团生坯擀成片状的一种成形技法。几乎所有的饼类制品都要利用面杖成形。常和包、捏、卷、叠、切等连用,可使品种变化无穷,如花卷、千层油糕、面条等。
6.4.5 利用簸箕成形
1)概念
将馅料表面洒水后,放入簸箕中的干粉料内,使之不停滚动,让馅沾上粉料,粉料包裹馅心的成形法称为滚沾,如北方的摇元宵、江苏盐城的藕粉圆子、麻团沾芝麻等。也有的在生坯成熟后再滚上其他料美化形状,如挂浆麻团、椰丝团沾椰丝等。
2)制作方法
我国北方制作元宵时,先把馅料切成小方块形,洒水润湿,放入装有糯米干粉的簸箕中。用双手拿住簸箕均匀摇晃。馅心在干粉中滚来滚去,沾上一层干粉后再洒些水,继续摇晃,又沾一层干粉。如此反复多次(一般要7次),像滚雪球一样,滚沾成圆形的元宵(图6.4.7)。

图6.4.7 滚沾法——元宵
3)注意事项
元宵的馅心必须干韧有黏性,并且要切成大小相同的方块,滚沾干粉均匀,形状大小均匀一致。滚沾时动作要快,要不停地均匀晃动,使之滚沾均匀。
6.4.6 利用花钳成形
1)概念
利用花钳成形的方法称为夹或钳花,典型制品有钳花包(图6.4.8)、船点花、核桃酥等。一般是将包好的生坯或成熟品,用具有一定形状的花钳子(有锯齿形、锯齿弧形、直边弧形等),在生坯或成品表面钳上花纹,以美化面点的形态,丰富面点的品种。

图6.4.8 花钳成形——钳花包
2)制作方法
螺丝包将包好馅的馒头生坯收口朝下,顶部略按一下,然后在馒头生坯的周围用锯齿状的花钳钳上一圈花纹,形似螺丝而得名。船点花一般用粉红色的米粉剂子,捏窝包入馅心,收口朝下,捏成圆形。然后用半圆齿形花钳,从底部开始横钳成一周花瓣,一层一层往上钳,钳至上部,共钳成5个花瓣为止。中间再撒些其他颜色的剂子搓成的小料作为花蕊,再做些花叶托住即可。
3)注意事项
钳花时不要钳得太深,防止露馅,影响形状,如螺丝包。船点花在钳制时,要用半生熟的米粉剂子,不宜太软太黏,否则会粘钳,影响成形。成形后上笼屉内,用温火蒸3~4 min,取出涂上芝麻油即可。
6.4.7 利用锅具成形
1)概念
利用锅具成形的方法又称摊。它是将较软或糊状的坯料放入经加热的洁净铁锅内,使锅体温度传给坯料,经过旋转,使坯料形成圆形成品或半成品的一种方法。这种成形法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使用的是稀软面团;二是熟制成形,即边成形边成熟。
2)适用范围
它主要适用于煎饼(图6.4.9)、鸡蛋饼等品种的制作,也可用于制作半成品,如春卷皮、豆皮锅饼皮等。

图6.4.9 锅具成形——煎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