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宝贝受了伤

第二章 别让宝贝受了伤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话说明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而人的行为习惯一般在3~6岁的幼儿期形成,这个时期孩子很多习惯的养成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幼年期和父母的分离使留守儿童会对人产生防备心理,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一般都是家里的老人代替父母照顾,或者和亲戚一起生活,这些孩子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而这一心理状态的外部表现就是,很多留守儿童因为一点冲突就会攻击别的小朋友。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指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常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东西等。如果幼儿攻击性行为持续不断、频繁出现、强度增大,这些攻击性行为发展到成年就可能转化为犯罪。

3~6岁的留守儿童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自制力差,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但对熟悉的人仍有依恋情感,他们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和行为规范,喜欢用语言、动作与人交往。留守儿童渴望获得心灵上的关注,如果老师和父母对孩子的攻击行为给予恰当干预,鼓励通过友善方式解决冲突,关心和了解他们脆弱的内心,寻找到攻击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就能帮助留守儿童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