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问题探究

二、问题探究

小林真的作业那么多吗?时间真的不够用吗?

据爷爷反映,小林班上的大多数同学作业在学校就做完了,可小林在学校根本不做,只顾着玩儿。回到家后小林不能将“学”与“玩”的时间分配好,长期被动完成作业,总认为作业很多,耽误了他玩儿的时间,做完了作业,也就没了玩的时间。因此,每次功课都完成得拖拖拉拉,效率极低。

小林一、二年级时成绩还是不错的,爷爷帮助他制订复习计划,监督他学习。三年级后他开始偷懒,成绩每况愈下。爷爷为了提升小林的学习成绩,给他布置家庭作业,用以强化训练,但是小林的学习状态并未起色。因为小林发现,爷爷每次布置的作业量与每天做完学校作业到睡觉这段时间成正比,时间多,额外作业多。如果校内功课做得慢,没时间了,爷爷也就不留家庭作业了。“聪明”的小林找到了“玩”的窍门,干脆在学校里不做作业,等回到家爷爷督促时再慢慢做。

解决小林学习问题的关键在于教会他科学管理时间。首先,要让小林自己选择到底是要“进步”还是“退步”,让他回想一下是成绩好时心情舒畅,还是现在舒服;然后与小林一起计算出吃饭、睡觉、个人卫生和在校时间。如周一至周五, 计算出专门用于学与玩的时间。“学”包括作业和复习,而“玩”则让小林自己安排,小林选了看动画片、看课外书和玩卡片。接着计算各项活动所需要的时间,让小林感性上认识到“学”与“玩”是矛盾统一的,“学”得好,则额外玩得时间多,“玩”得也痛快;否则学不好,玩得也不好,甚至还要再从睡觉、吃饭中扣时间补偿。

picture

在反复权衡“学”与“玩”后,他与爷爷订下了“家庭时间契约”,具体内容有:在一个半小时内保质保量高效率完成作业,爷爷绝不额外加压。完成作业后小林可以看动画片、看课外书和玩卡片。加之老师在小林的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使小林在学习效率和时间管理上不断提升和优化,表现越发优异。

从上述的案例看出,小林写作业拖拖拉拉,其实是时间管理不当的表现,不能合理权衡学习与玩耍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提升小林的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使小林学与玩“两不误”,自然就会爱上学习,表现优异。

pi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