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的缺失

(三)学校教育的缺失

“重智轻德”的应试教育依然在许多农村学校中占主导地位。沉重的学习负担、考试的排名和讲评、重分数而忽视德育的教学方式使有些孩子心理压力过大,厌学情绪滋生。若他们用违纪的方式来发泄不满,学校则会用“开除”“勒令退学”等简单行政手段将他们推向社会。流失生、辍学生成为校园暴力的校外滋扰源;校内的学习困难学生因分辨能力不足,与校外流失生拉帮结派,成为破坏学校教学秩序、威胁社会安定的不安全因素。

研究发现,老师管理和同伴关系方式影响着少年的问题行为。老师管理学生的方式不同,其对少年问题行为的表现所产生的作用也不同:老师支持、训诫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可以改善问题行为少年的同伴关系,同时严格的秩序纪律还可以改善问题行为少年的学习成绩

picture

同伴在个体社会化中起重要作用,良好的同件关系有利于个体成长,消极的同伴关系与个体的问题行为相关。研究认为,相对于家长的行为来说,同伴群体的行为能更准确地预测青少年危害健康的行为,同性朋友的肯定与支持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力甚至超过父母。消极的同伴关系不仅与学校适应不良、高危行为及行为障碍有关,而且可能导致社交焦虑、社交抑郁、社交恐惧症。遭受同伴拒绝、被同伴孤立容易使青少年产生社交焦虑和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