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孤独的晓亮
2025年11月23日
(一)案例一:孤独的晓亮
晓亮,14岁,男,初中二年级。出生六个月时送到爷爷奶奶家抚养。晓亮读小学时,因为学校离家比较远,爷爷奶奶年纪也大了,读到三年级时,晓亮就开始住校,每周回爷爷奶奶家一次。晓亮小学时候成绩很好,因此妈妈对晓亮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小学毕业后,妈妈放弃工作,回老家陪伴晓亮。晓亮升入初中后不喜欢新班主任。他跟妈妈抱怨,新老师不像原来小学的老师那样平易近人,妈妈嘱咐晓亮专心学习,对老师不要太挑剔。晓亮因为迟到、上课讲话和班主任发生矛盾,晓亮放学后偷偷打碎了学校走廊的灯,学校查知后对晓亮进行了处罚,回家后妈妈对晓亮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晓亮的学习成绩慢慢下滑,虽然妈妈每天都盯着他,但是对他提高学习成绩帮助不大。每天回家,晓亮就是玩手机,妈妈在旁边和他说话,他也不理。妈妈很伤心也很着急,为什么晓亮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妈妈很想和晓亮交流,但是妈妈说的话,晓亮大部分不回应,大多数时候都是在低头玩手机,妈妈管教也不起作用。初二时,晓亮交往了一个女生,开始谈恋爱。最近晓亮的一个好朋友被人欺负,晓亮帮朋友打了对方。晓亮的妈妈愤怒之余,更加觉得没有办法管教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