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活动过程

(四)活动过程

1.电脑网络知多少

老师:“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从小调查中看出,许多同学喜欢上网,大家能否谈一谈你为什么喜欢上网?上网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学生A:上网可以玩游戏,很刺激,很陶醉,如果赢了很有成就感。

学生B:上网可以和好朋友聊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无拘无束,心情很放松。

学生C:上网可以玩游戏、斗地主、下围棋等,很过瘾。

学生D:电脑知道的真多,查资料很方便,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学生E:上网搜查自己喜欢的明星资料时很兴奋、很过瘾。

学生F:我很喜欢上网,因为QQ上可以练级,级别高了,还可以挣得好装备,感觉很骄傲。

学生G:增强自尊和自信,比如和姚明赛投篮,我如果赢了,感觉很有成就感。

……

2.网络利弊谈

(1)老师:网络时代已经滚滚而来,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置身其外,网络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

(2)小讨论:网络利弊谈。老师:通过游戏小调查,老师了解到有些同学喜欢上网,有些同学又不喜欢上网,喜欢上网的同学因为什么?不喜欢上网的同学又是因为什么?网络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同学们自由发言和讨论。

学生A:我不喜欢上网,感觉无聊,想起我哥哥上网痴迷,影响学习,所以我远离网络。

学生B:我怕上网影响学习成绩,回家没有办法与父母交代。

学生C:我不喜欢上网,因为太虚,我喜欢实的。

学生D:我不喜欢上网,因为上网痴迷,影响自己的学习,从网吧出来浑身疲惫、思维混沌;若有不开心的事,可以跑步、打篮球,运动后心情很好,精神状态也好。

学生E:我不喜欢上网玩游戏,而喜欢从网上查找学习资料,我认为这样有利于身心健康,也可以解闷,在我心中网络是有害的。

学生F:如果打篮球和去网吧,我会选择打篮球,因为打篮球出一身汗很痛快,而在网吧我感觉很害怕,空气污浊,脏话连篇,随时都可能发生争斗和打架

学生G:我不喜欢上网聊天,因为都是虚的,只是机器和机器的对话,我更喜欢和身边的同学做朋友。

学生H:上网无论是玩游戏和聊天,让人感觉很轻松、很愉快。

学生I:上网可以查阅资料,增长知识。

学生J:上网可以开阔眼界,尽览天下大事。

学生边讨论,老师边在黑板的两边分别总结出网络的利与弊。

(3)网络的弊。①容易网络痴迷而难以自拔,成为无辜的受害者。②容易造成现实感缺乏而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③容易扭曲自尊做虚拟世界里的“英雄”。④容易造成现实感缺乏而使正常的人际沟通受阻。⑤耽误时间,影响学习。⑥浪费钱财,没钱上网还可能引发偷盗或抢劫。

(4)网络的利。①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足不出户博览世界知识宝库。②拓展我们的生活空间,让我们足不出户了解天下大事。③帮助我们缩短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传递信息。④娱乐的场所,给人刺激和轻松的感觉。⑤网上聊天很畅快淋漓,无拘无束。

picture

讨论中老师适时点拨,并针对问卷分析问题。例如学生中出现的扭曲的自尊、错误的同伴认同、虚拟的成功感等,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虚拟性和非现实性,例如,虽然在游戏中自己和姚明比赛投篮,赢了姚明并带来愉悦的感觉,但那终究是虚拟的,虚拟代替不了现实。又例如,虽然做网络高手让同学羡慕,但自己终究要面对现实中的学业,那种扭曲的自尊感是靠不住的,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失落感,唯有勇敢地面对现实,才是成长发展的唯一出路。网络是柄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善于使用可以为自己带来益处,盲目或错误使用就会刺伤自己。

3.结论:网络是把双刃剑,要学会趋利避害

老师:“网络有有害的一面,下面所列的几种上网方式,你认为是有利还是有弊呢?”

4.通过情景设计

展示不健康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危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不健康上网的认识。

(1)情景设计。①学生日记摘抄——“网聊十几个小时不下线。我的身影时常出现在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我依恋上我的QQ,有时能在QQ上挂线十几个小时而不会下线,就像是人在吸毒一样,上瘾后没完没了,看来上网和吸毒可以画等号”。“我感觉QQ就像人们所说的‘网络毒品’!而我已经深深地中毒了,我成了网络中无数网虫的一员了,说到网虫我对它的理解是:一个人在网上吸食了‘网络毒品’,以后逐渐上瘾,再以后死在了网络上。网络这把双刃剑把我‘杀’死了,只是它‘杀人’不见血”。②学生心理陈述——从优秀生到最后一名。曾经学习优秀的小青,自从被同学“辅导”后接触了网络游戏,从此就无心学习了,由原来的前三名,下降至最后一名。他说:“上课时我的脑海里时常跳出我在网上的头标和昵称,时常沉浸在游戏里那惊险火爆的场面中,时常陶醉在几路玩家痛快刺激的过关里,我简直可以听到机器里发出的轰鸣的声音,想着我的网友可能又在挂线、升级和装备上超过我,心里就像有爪子在挠一样的难受。”③报纸摘抄:暴力或黄色游戏对学生的影响。拦路抢劫的小强被警方抓获时说:“当时我玩了5个小时的格斗类游戏,处于高度亢奋状态,脑子里都是打啊、杀啊,身上没钱了还想玩,我已分不清游戏和现实了,一走出网吧,正看到一个单身女青年路过,就跟了上去!”从网上对骂到网下决斗,两名少年纠集来自己的“兄弟”。少年小雨的尖刀刺中了另一名16岁男孩的腹部。一个将拖着沉重的脚镣走进高墙,另一个则花季殒命。小雨悔过地说:“网络里的暴力游戏,真的害人害己啊。一旦玩上瘾,里面的暴力、色情场面就永远像瘟疫一样缠着你,让你不想学习,不想过正常人的生活,更可怕的是,当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麻烦时,也会选择利用它里面学会的东西来解决一切……”

(2)老师:“你看了有何感想呢?”学生们有的说“太可怕了,幸好我没走到这一步”,有的说“他太傻了,我可得小心点”,还有的结合自己身边的具体事例来谈不健康上网方式对学生的危害。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加深了学生对不健康、不安全上网方式的认识和了解,不但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甚至会导致堕落和犯罪。最后,老师与学生共同小结出什么是不健康上网方式。

①某些网络游戏,似网络毒品,一玩就上瘾,且难以自拔。(一位网络老板称:“就怕你不来,来了就跑不掉。”)②现实感缺乏,网聊十几个小时而不下线,导致人际交往障碍。③暴力游戏导致抢劫和斗殴等犯罪行为发生。④色情游戏导致不健康性行为,例如裸聊等。老师适时引导学生说:“看来网络确实是有利也有害,不健康、不安全的上网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那么我们如何趋利避害,健康上网呢?”

5.老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安全上网规则

picture

(1)上网安全规则八条。①切勿到网吧娱乐,远离不良网络游戏。特别提示:网络是一柄双刃剑,稍不留意它就会刺向你。②切不可将网络游戏当作一种精神寄托而沉溺其中。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受挫的青少年,不能只依靠网络来缓解压力和焦虑。应该在成年人或朋友的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③控制上网时间。一般以30分钟为宜,不超过一小时。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生活、学习的情况下安全使用网络。④在网上,不要给出能确定自己真实身份的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学校名称、家庭电话号码、密码、父母身份、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如需要给出,一定要征询父母意见。⑤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在网上读到任何信息都可能是不真实的。任何人在网上都可以匿名或改变性别等,一个给你写信的“12岁女孩”,可能是一个40岁的先生。⑥当你单独在家时,不允许网友来访。未经父母同意,不向网上发送自己的照片。不要自己单独与网友会面,如果认为非常有必要会面,则到公共场所,并且需要父母的陪同。⑦经常与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自己在网上的聊天内容或所作所为,如果父母实在对计算机或互联网不感兴趣,也要让自己的可靠的朋友了解,并能经常交流使用互联网的经验。⑧如果遇到带有脏话、攻击性、淫秽、威胁、暴力等使你感到不舒服的信件或信息,请不要理睬或反驳,但要马上告诉父母或通知服务商。

(2)课后将全班整理出的安全上网规则,在学校门口张贴,并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珍爱生命,珍惜时间,安全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