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孩子正确归因

(五)指导孩子正确归因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认为,当遭受失败的时候,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点。

1. 能力

自己评估自己是否胜任该项工作

2. 努力

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有没有尽力而为。

3. 任务难度

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

4. 运气

个人认为此次的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5. 身心状态

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的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6. 其他因素

除上述五项外,尚有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由于能力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如果孩子将失败归因为能力不如别人,就将极大地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使其没有勇气再去做改变;如果孩子归因为运气不好,或是别人的原因(比如试题太难、老师教得不好、父母不管我、身体不好等),就很容易为失败找借口,不思进取。只有归因为努力程度不够,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激励学生积极改变。留守儿童的父母要指导孩子从努力程度上去寻找失败的原因。

尊重孩子,多给予宽容和信任。对待学习困难学生,父母和老师要对他们体现出足够的尊重、信任和宽容。因为孩子的改善过程是漫长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允许他们犯错,积极发现学习困难学生的优点。根据现代智力理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人至少有七种不同的智力:语言符号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比如,许多被老师认为是学习困难学生的学生,却在运动等其他方面表现优异。如果父母和老师善加引导,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和平台,他们会很容易取得成功。再比如,一些学习困难学生在做事方面干脆果断,敢说敢做。父母和老师要鼓励他们承担更多的家庭或班级事务,或协助父母和老师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使他们被信任、受鼓舞,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