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活动流程

(三)活动流程

1.活动一:猜猜猜

(1)活动目的。吸引团体注意力并营造班级活跃气氛;增进同学彼此间的了解;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班里重要的一分子;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

(2)活动准备。宽敞的教室

(3)活动人数。以班为单位,划分小组,每组8~10人。

(4)活动指导语。老师:“班上的同学都来自不同的成长背景,或许有些和你的成长背景相似,或许有些是你从来没有想象过的成长环境。但今天我们一起聚集在这里,每位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不知相处的这段日子里你是否已经对班上同学都有一定的了解呢?让我们通过接下来即将进行的活动来看看自己平日对班上同学的关心与认识。”

(5)拿出之前制作的签筒,竹签上写着班里同学的名字。请班长抽出一位同学,并请他呈现出那位同学的特色,各种形式皆可,由其他同学猜猜看班长所呈现的是班上的哪一位同学。

(6)若同学猜对,请一起给表演者一个鼓励,齐声大喊并加手势“你好棒”,活动用这种方式进行。

(7)假如同学猜不出来,那就由表演者和被抽中的同学来一个“爱的拥抱”。此时,表演者须对被抽中的同学说:“给我一个重新认识你的好机会!”下一位表演者即是刚刚被抽中的同学,活动以此方式进行。

2.活动二:盲行寻宝

(1)活动目的。小学生可能因为认知水平低、人际交往活动范围窄、社会实践经验少等,对他人的理解水平较低,不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个体间也缺乏信任和合作。本游戏通过让学生进行“盲人”和“哑巴”的角色扮演,亲身体会面临困难的个体的特殊需要和感受,深刻体会帮助他人的责任感,增进学生之间的信任感,从而促进学生相互理解、合作互助,建立安全感。

picture

扫描二维码,观看《盲行寻宝》活动视频

(2)活动步骤。两个人组成一组,商量好谁先做盲人,谁先做哑巴。把“盲人”的眼睛蒙起来(没有布条可以建议学生闭眼),原地转三圈。

(3)从起点出发,“哑巴”通过肢体动作帮助“盲人”克服各种障碍,经指定路线到达终点,拿到“宝物”。在这个过程中,“哑巴”不能发出一点儿声音,并且必须保证“盲人”的安全。

(4)拿到“宝物”后,“盲人”和“哑巴”交换角色,以相同的方式,沿原路返回起点。

(5)两人交流自己做“盲人”和“哑巴”时的经验体会。在交流时要讨论如下问题:作为“盲人”,当自己看不见时、当别人帮助自己时,心里有什么感受;作为“盲人”,希望别人给予自己什么样的帮助;作为“哑巴”,自己如何通过肢体语言给予别人帮助,为什么要这样帮助;两个角色如何合作更有效等。

(6)老师请几组学生在全班分享活动后的感受,然后鼓励大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要用心理解别人,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共同克服困难。

(7)总结和分享。结束语:“经过这次活动,大家明白了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的重要性,明白了要如何相互信任和帮助。其实平时的学习生活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同样在学习上,每个同学也都会有自己的薄弱环节。我们要学会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共同解决难题,这样才能使大家在学习上都有进步,共同提高。”

(8)注意事项。①如果班上有肢体残疾的学生,不适合进行此游戏。②线路的长度要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以保证活动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③障碍物的设置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体验的深刻性,但障碍物不宜有尖锐的棱角,也不宜摆放过于密集,以免学生受伤。

3.活动三:超级大头贴

(1)活动人数。以班级为单位。

(2)活动场地。室内。

(3)活动方法。①分两组,每组人数不限。②每组派出一人面对面坐在中央(中间可放一张椅子)。③老师在宣布题目后,分别把两张答案放在派出的两人头上。这两人只能看到对方头上的答案,但不能看到自己头上的。④当老师说开始时,两人开始问问题,猜自己头上的答案,但必须先拍打放在中央的椅子或地板来做抢“问”。问的问题也只能问是非题。⑤队员可在旁边帮忙回答,但不能问问题或将答案说出来。⑥每队有三十秒到一分钟的时间来提问(看题目难度而定),有三次(看题目难度而定)机会猜答案。⑦每一轮派不同的人上来猜不同的题目,直到所有的题目被猜完。⑧可根据每组猜对的数目来算分数,输的队必须接受处罚。题目设置的注意事项:这个游戏的题目不一定只能猜人物;可视团体中的熟悉度来出题目;每个题目必须要有两个答案,比如:团体中最爱唱歌的人是谁?谁最喜欢跳舞?

4.活动四:礁中之舟

(1)活动目的。通过人际交往活动,练习有效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增进相互沟通能力和信任水平。

(2)活动准备。平坦的室外场地;一条蒙眼睛的布。

(3)活动步骤。①“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现在大家就是海岸线。我们将需要几个船长,几条船还有几个‘礁石’,这都需要大家来扮演。‘船’的眼睛会被蒙上,‘船长’可以用语言来指挥‘船’避开‘礁石’。下面我们需要3条船,谁想来扮演船呢?请举手!”最先举手的孩子被挑选为船,那么他们原来站的地方就是港口,船从这里起航,这几个孩子可以问任何一个孩子是否想当船长,指挥他们避开“礁石”,驶向大海,然后蒙上“船”的眼睛“现在我们只缺‘礁石’了。谁愿意做‘礁石’呢?请举手。”确定“礁石”若干。②“好,下面我们要起航了!‘船长’非常细心地告诉‘船’,他应该怎么开,例如可以说:向前走两小步等。但是不要拉着船走。‘礁石’们待在‘海’中,最后需要告诉我们‘船’有没有碰到他们。”③如果“船”到达了“海港”,“港口”要对“船”说:“你到达目的地了,恭喜你!然后亲切地挽住‘船’的手臂。”

picture

(4)分享和总结。结束语:“祝贺大家成功到达彼岸!‘船长’和‘船’的合作很成功!不知道在刚才的航行中大家有没有感受到惊险呢?有没有觉得生活或者学习有时也像这样的一条航线,充满挑战但也充满希望?”

(5)注意事项。①开始前可以让“船长”和“船”讨论一下他们大概最多能够避开几块“礁石”,达成默契。②可以多轮进行。让孩子们都有机会参加。

picture

扫描二维码,观看《链接加速》活动视频

5.活动五:链接加速

(1)活动目的。培养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2)参加人员。由6名队员参赛(6男6女,其中3男3女为一组)。

(3)场地要求。一片空旷的大场地。(4)活动操作。参加游戏者6人一组,后边的人左手抬起前边的人的左腿,右手搭在前边的人的右肩形成小火车,最后一名同学也要单脚跳步前进,不能双脚着地。场地上画好起跑线和终点线,其距离为30米(以一篮球场宽为准,来回)。游戏开始时,各队从起跑线出发,跳步前进,绕过障碍物回到起点,最先到达起点的为胜。按时间记名次,按名次记分。

(5)活动规则。①游戏过程中队员必须跳步前进,不允许松手(一直保持抬起前边的人的左腿),以防止出现断裂现象,队伍断裂必须重新组织好,从起点重新开始游戏。如果不重新组织,继续前进,则成绩视为无效,记为0分。②以各队最后一名同学通过终点线为准。③比赛过程中,参赛队必须在规定的赛道进行比赛,不许乱道,犯规一次扣时2秒,依次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