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支气管疾病

(2)支气管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

本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性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症状。

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早期症状轻微,多于冬季发作,春夏缓解;晚期因炎症加重,症状可常年存在。病情呈缓慢进行性进展,严重者常发生肺动脉高压,甚至肺源性心脏病等。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

吸烟为发病的主要因素;大气污染、有害气体及空气中的烟尘和粉尘均可刺激损伤支气管黏膜;病毒和细菌感染也是支气管炎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候寒冷常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

因此,吸烟者的患病率高达10%~20%,远远高于不吸烟者;北方患病率高于南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矿地区患病率高于一般城市。

慢性支气管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由于长期咳嗽、咳痰,造成蛋白质丢失,饮食应保证足够的营养。忌食高脂肪和过于甘甜的食物,可常吃些瘦肉、鱼、鸡及豆制品。自制参苓粥、猪肺粥等日常吃,可增强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对病情的稳定和好转都十分有益。

严禁饮酒及吃刺激性的辛辣食品。

☆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同样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往往继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常为肺炎的早期表现。它是由病毒、细菌感染、物理与化学刺激或过敏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广泛急性炎症,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的时节。

急性支气管炎临床主要表现:

起病较急,常常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鼻塞、打喷嚏、咽喉痛、声音嘶哑等。

剧烈咳嗽的出现。开始为频繁干咳,可伴胸骨后不适,稍后出现较多的黏液或黏液脓性痰,偶尔有痰中带血。

全身症状。全身不适,可伴有发热、头痛及全身酸痛。

如伴有支气管痉挛,可有气急和喘鸣。

随后急性症状消失,咳嗽和咳痰可延续2~3周才消失。持续发热要考虑合并肺炎的可能性,如迁延不愈,日久可演变为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哮喘,是以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它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减弱劳动能力,降低生活质量,且难以得到根治,易反复发作,轻者伤身,重者致人丧命。因此,防治哮喘刻不容缓。

哮喘的病因:

遗传。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并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如果父母都有哮喘,其子女患哮喘的概率可高达60%;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患有哮喘,子女患哮喘的可能性为20%;如果父母都没有哮喘,子女患哮喘的可能性只有6%左右。此外,如果家庭成员及其亲属患有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或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也会增加后代患哮喘的可能性。

肥胖。肥胖是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女性。这样的患者治疗起来更困难。

过敏原。吸入过敏原是哮喘的诱因,如尘螨、花粉、宠物的毛屑、真菌孢子及霉菌。

吸烟。子宫内以及出生后接触吸烟烟雾,可增加患儿出现哮喘样症状的风险。吸烟对哮喘患者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可导致哮喘频繁发作,肺功能衰退速度加快,病情更严重,死亡率更高。

此外,还有空气污染、病毒感染、饮食及药物等诱因会引发哮喘。

哮喘病人的饮食注意事项:

由于某些食物可诱发哮喘,所以要避免进食与发病相关的食物或药物,同时保证足够的热量。发作时应以清淡易消化的软食为主,缓解期要注意营养,可用黄芪炖鸽肉,或以冬虫夏草炖胎盘等,起到健脾补肾、增强体质、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平时多吃富含维生素A(保护气管上皮细胞)及含钙食物(增强气管抗过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