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思 豪情壮志写春秋——我创作《乔家大院》《闯关东》《走西口》

傅 思 豪情壮志写春秋——我创作《乔家大院》《闯关东》《走西口》

傅思,男,1956年6月生,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制片人、播出运营者。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节目部主任。曾任中视经济影视中心董事、总经理,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影视部副主任,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综合部主任。代表作品:《乔家大院》《闯关东》《走西口》《京华烟云》《八路军》《喜耕田的故事》《下南洋》《松花江》《沧海》《为了新中国,前进!》。作品荣获第十、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二十六、二十七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第二十三、二十四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第十八、十九届全军电视剧金星奖,亚洲广播电视联盟最佳长篇电视剧奖。

2004年6月,我被中央电视台调整到文艺中心影视部担任副主任,随即将主要精力转到了电视剧的创作中去。

那时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台领导安排我作为总制片人创作25集电视剧《八路军》,也许因为我是人大78级党史系毕业的缘故吧,因此给我一个好上手的机会。在山西省委宣传部的支持配合下,我和编剧孟冰、王元平及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宋业明、董亚春等一起完成该片的创作。在创作采风的过程中,我们在山西的祁县参观乔家大院时,却一下子被大院主人公乔致庸吸引住了。

乔致庸(1818—1907),字仲登,祁县乔家第三代人。他出身商贾世家,于同治初年耗费重金扩建祖宅,修建了著名的乔家大院,被专家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乔致庸待人随和,讲究诚信为本、“以德经商”。乔致庸一生做出诸多善行。光绪三年天遭大旱,乔致庸开粮仓赈济灾民。光绪三十二年,乔致庸去世,终年89岁。我暗下决心一定使其成为CCTV 2007年开年大戏。我开始通读祁县的县志,同时与编剧朱秀海一起创作。该剧由胡玫导演,共45集。2007年1月2日,电视剧《乔家大院》作为开年大戏在CCTV播出后,不仅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收视率更是一路飘红,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007年2月,在完成了《乔家大院》这一“晋商”的题材后,我又将创作方向指向了“徽商”,同时规划着下一部“浙商”的创作。在安徽省委宣传部的指导配合下,与安徽省作协主席季宇合作,开始进入了45集《新安家族》的创作。但在创作的过程中,由于遇到了重重困难,很难达到我的预期标准和效果。为此,我及时调整了方向,将创作的矛头指向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移民史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闯关东》。

为此,我一方面大量通读有关历史,同时与编剧高满堂、孙建业一起创作。1904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期间,以朱开山一家人从山东老家来到了白山黑水间谋生为基线,以他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妇的传奇经历为故事主线,通过他们一次次的死里逃生、一次次的幸福喜悦、一次次的生离死别以及他们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为观众讲述了一段段真实的历史、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幕幕难忘的传奇。

我们在本剧创作之初,最大的困惑就是怎样处理历史与传奇的关系。如果侧重“史”的话,传播的收视效果难免会降低;因为以“史”为鉴,就必然会越写越沉重。如果侧重“奇”的话,剧作的品位难免会沦为二流剧;因为以“奇”为本,就必然会越写越飘虚。但如果处理得好,浑厚的历史加上传奇的人物的命运,那就如同抽到了一个上上签,一定是握到了一部精品力作的“敲门砖”。

我们通常所说的电视剧的情节,它的核心元素是故事、故事的核心是悬念、悬念的核心是危局、危局的核心是死点、死点的核心是有效化解、有效化解的核心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这一情节链是我们创作剧作的核心体系。我们在这部电视剧创作中,则有效地运用了这一剧作创作的原理。

在剧情情节设计上,我们搭建四个章节,在这些章节中,前后相连、首尾呼应,中间还穿插了许多传奇的故事。同时每次矛盾的设计都很合理,每个起伏都为朱家设计了强有力的对立面。在这种对立冲突中,使电视观众始终带着求知结果的悬念跟着情节走下去。这一点,构成本剧剧情设计的一大特色:剧情故事化,故事传奇化,传奇危局化。

同时在这线性结构中,抽出任何一个故事都能编成一部情节起伏跌宕、故事丰富、吸引观众、独立成篇的电视连续剧。因此该剧把这情节同时展开时,精彩的故事使得电视观众应接不暇。这不仅增大了故事的张力和信息量,同时也使得大多数的转场都在“悬念弧度的高峰”完成。本剧的情节设计,把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这个电视连续剧剧作的核心要素运用到了极致。

本剧的导演是我启用的山东影视中心新人张新建、孔笙、王滨等,他们在摄制的过程中,率领剧组发扬着“闯关东精神”,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在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和零下30多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摸爬滚打,搭建和拍摄采矿、淘金、伐木、放排、农耕等场景;两上黑龙江并且穿越山东、上海、江苏等地区,行程了数十万公里,跨越夏、秋、冬三个季节,最终圆满地完成了摄制任务。行话说得好:“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够感动他人。”

本剧的拍摄跨越了夏、秋、冬三季。东北夏天的景色是最迷人的,在广袤的肥田沃土上,盖满了绿油油的庄稼;东北秋天的色彩是最丰富的,山林间的橙黄色、橘红色、深绿色,丰富的色彩将层林尽染;东北冬天的美景是最典型的,在本剧中无论是院落中、街道上还是深山里,那纷纷飘然而下的鹅毛大雪都令人神往。

审看过本剧的很多专家、学者,都为这部剧的艺术张力而感叹。有许多人认为:这部52集长篇电视剧《闯关东》,是十几年来中国电视连续剧剧作中少见的“精品力作”。

本剧演员阵容强大。著名实力派演员李幼斌领衔主演,萨日娜、朱亚文、牛莉、宋佳、高明、王奎荣、鲍国安、马恩然、丁嘉丽等,均在剧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

2008年1月1日,由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影视部、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和大连电视台联合出品的52集电视连续剧《闯关东》作为CCTV开年大戏播出了。观众反响强烈、媒体高度关注,在全国掀起了收视热潮,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2008年在《闯关东》播出后,我就将创作的矛头指向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移民史诗三部曲的第二部《走西口》。

我与编剧、导演间有过一段认真的磨合。探寻的焦点在于:“本剧的思想文化核心是什么?它对今天的关照性又体现在哪儿?”

既然本剧的思想文化核心是儒家的,那么,从“仁义礼智信”这一千年来的儒家思想文化核心出发,关键是要敢于去重新诠释它。为此我认为在全剧中所贯穿的思想理念应如下,并在给编剧、导演的意见中写道:

“仁”:大忠大爱为仁、天下一统为仁、世界大同为仁;

“义”:大孝大勇为义、民族兴亡为义、祖国山河为义;

“礼”:修齐治平为礼、自强不息为礼、家国天下为礼;

“智”:大恩大恕为智、福亏自盈为智、刚柔相兼为智;

“信”:公平合理为信、以义取利为信、一诺千金为信。

我在结尾处写道:“要努力地将上述思想,从剧中人物的言行融入剧作之中。请相信我,这是基于我对《乔家大院》的创作经验和教训以及几年来对传播市场与受众群体文化消费需求的研究所得。”由此,剧中田家的祖训成为:“大忠大爱为仁、大孝大勇为义、修齐治平为礼、大恩大恕为智、公平合理为信。”

一部电视剧要使观众喜欢,除了它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追求外,最根本的是需要一个好故事。用行家的话说:“什么是戏?戏,就是要把‘问号’变成‘惊叹号’!”用观众的话说:“我们想看到的是,一个精彩的传奇故事。”

2009年1月2日,52集电视剧《走西口》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剧场作为开年大戏播出,承袭了2007年央视开年大戏《乔家大院》的晋商文化的丰富内涵,又延续了2008年央视开年大戏《闯关东》的精神风貌,以自身特有的艺术风格,为观众呈现了一部思想内容厚重、艺术追求独特、观赏效果上佳的养眼、养耳、养心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