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岗 使命
肖岗,男,1958年3月生,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投资人、出品人、策划人、制片人、发行人。北京艺德环球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裕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代表作品:《侠客行》《啼笑因缘》《幸福来了你就喊》《浣花洗剑录》《欢天喜地七仙女(系列)》。
一晃30年过去,我几乎经历了电视剧行业的所有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两集电视剧的拍摄,到2000年后50集电视剧的出品;从学习制作、做制片主任,到做电视剧的总制片人、出品人。我见证了电视剧行业的发展、壮大、兴旺。
我们的电视剧行业之所以有今天,融合了许多人的心血和奉献,甚至好多朋友已经离我们而去,我们前行的每一步都有他们伴随,都有他们指点,我们对他们充满了深深的怀念和崇高的敬仰。
回望我从业的30年,看这个行业,有一件特别让我们值得骄傲的事,就是中国电视剧行业已经成为国家关注的产业,是一批人追求的事业,它不仅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发展,而且影响了新时代的百姓生活,真是精彩。
我要感谢谁?当落笔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想到最多的是那些引领自己的人。1980年,那时候我还在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读大学。第一次进中央电视台为动画片《铁臂阿童木》配音,那时的导演是李真惠,她为我们讲戏、讲人物与故事和表达之间的关系,将斯坦尼的理论付诸实践,这是多么重要的起步。后来我随中央台的王芝芙老师录广播剧,看王扶林老师导《红楼梦》,边听边看傅正义老师讲剪辑。这奠定了我日后和这行的不解缘分。
直至后来,我放弃做播音,放弃做主持人,放弃做记者,而投身于电视剧这一行。最激励自己的就是想用画面、用人物、用艺术见解,让名著化成影像,让最美好的民间传说、最感人的神话故事,化作心灵的喜悦与人生的思考,用电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传达一种认知,一种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一种文化。于是在接下来的20多年中,我一直致力于这种文化的搜寻,改编皮皮的《渴望激情》,金庸的《侠客行》(2003年)、《连城诀》,古龙的《浣花洗剑录》,池莉的《有了快感你就喊》,张恨水的《啼笑因缘》,我都在追求一种深层次表达。有些戏一播十多年,朋友们问为什么?如《侠客行》,这部作品挖掘了主人公的佛、侠境界,一个人没有文化不要紧,只要他肯进取、走正道、能坚持、善良、肯奉献,他就可以是武林至尊。这就是改编一部作品的理念。
2004年,我根据民间故事创作了《欢天喜地七仙女》电视剧(2011年第二部完成,2018年拍摄第三部),这部剧一播12年,实际上是讲了“爱比天大”的故事,姐妹间、母女间、男女间,只要有真爱,无阶层、无富贵、无地位,就会结善缘,有善果。这是我们民族传统中最美好的爱情价值观,也是大家向往的爱情之路,也正是我们今天应该找回的东西。这也是一个电视人的使命吧!
想过去,就会想未来,就会思考现实。当下做什么?未来做什么?目标是什么?甚至会想电视人应该怎么选择自己的路。当下诱惑太多,坚持是件不容易的事。每个人都想成为“大家”,都想一部戏赚个盆满钵满。但是,谁来关照行业的健康发展,谁来承担责任?谁来完成使命?读者说,太夸张了吧?实则不然。如果承认电视剧是门影响大众生活的艺术,那么它就不能放弃这种责任。
在电视剧行业宏大的发展面前,电视剧依然应该遵循这个规律,那就是传承中国文化、植根中国文化、记录时代风貌。不管它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还是理想主义,都将会负有这个使命。在这个领域,所有历史巨著,所有民间故事,所有美好传说,无一不是在表现生活、演绎人生。虽然作品的表达方式千姿百态,但实质上与那个时代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一定会回归到紧密融合生活的道路上来。回顾我们行业,那些脍炙人口的电视剧作品也能证实这一点。尽管现在一部分以穿越时空、戏说历史的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也受社会喜爱,但这仅仅是一种短暂的文化现象,而非电视剧艺术的主流趋势,也不会影响电视剧艺术的时代责任与文化的使命。
在当前新的文艺思想的引领下,中国电视剧创作将会回到一个展示现实主义故事的新时期。中国电视剧可写的东西有很多。新中国建立是一个传奇、中国改革开放是一个传奇,而重大的历史事件更是一个传奇。但真谛是什么?怎么取舍?怎么表达?我们能不能做到不再去戏说历史、戏说英雄?能否为观众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让观众心目中有榜样、有思考、有责任、有义务,让观众为英雄而感动,为历史而骄傲,从而产生一种自我的英雄主义精神,奉献社会与人类进步的精神。
艺术本身是对生活的表现方式。电视剧也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对生活的理想主义的表现形式。但他们所共有的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真善美的颂扬、对假丑恶的唾弃。艺术是有使命的,电视剧是有使命的。而我们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是这份使命的承担者,是不负使命的电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