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忠 始终奋斗在第一线
潘志忠,男,1940年6月—2012年10月,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投资人、出品人、策划人、制片人。曾任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社长。代表作品:《万家轶事》《萍踪侠影》《让爱重来》《七剑下天山》《干部》《大马帮》。个人荣获全国电视制片业十佳优秀出品人称号(2003年)。
我于1960年参军,曾在“万岁军”三十八军军长、成都军区司令员梁兴初中将身边工作过,得到过梁将军的教诲和关怀。并与成都军区文化顾问柯岗、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曾克、诗人雁异有过一段时间的交往。这段经历是我日后工作的宝贵财富,我的文学修养得到极大提高。
1971年,我转业到北京半导体器件六厂,后又被调到北京市赶超办公室工作。打倒“四人帮”后,我和刘诗昆(著名钢琴家、叶剑英元帅的女婿)、谢逢松(北影文学部主任,著名作家)一起向中央领导做了关于文艺界、影视界的情况汇报。1978年5月我调到文化部剧本委员会工作,担任办公室主任。在黄镇(时任文化部部长兼剧本委员会主任)与欧阳山尊(中国戏剧奠基人、北京人艺创始人、时任文化部副部长、主管剧本委员会工作)的领导下,我渐渐涉足影视界,并开始了自己的影视生涯。
1981年,我被委派创办并担任大型电影剧本文学刊物《中外电影》执行主编(主编为欧阳山尊)。《中外电影》为双月刊,每期200余页,发表约50万字的10个中、外电影剧本,是那个时期电影界的权威刊物,我也因此结识了很多导演、作家和演员,为以后进军影视界打下良好基础。1990年,《中外电影》因故停刊,我被调到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工作,任副社长(社长为著名戏剧评论家赵寻),1997年升任社长。
我在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工作期间,出版社获得蓬勃发展,其发行网络遍及海内外,平均年生产电视剧近500集,长度达22500分钟,其产量在国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音像制品年销售额过亿元。我也因此参与制作电视剧多达70多部、约3000集/部,担任多部电视剧的出品人、总监制、总顾问、总策划,如《半生缘》的总监制、《双响炮》的总监制、《萍踪侠影》的总监制、《射雕英雄传》(内地版)的总监制、《七剑下天山》的监制与编剧、《京华烟云》的制片人、《逐日英雄》的出品人、《浅蓝深蓝》的出品人等,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2009年,我已经进入古稀之年,在华北油田总医院休养期间,全国文艺界的60多位演职名人齐聚任丘为我庆祝七十大寿。著名诗人李有森作词、著名书法家李泽民为我手书一诗《贺潘社长七十寿辰》,词中写道:“让爱重来说春天,石油泉州半生缘。书生射雕狼侠地,军旅七剑下天山。青壮南北追梦谷,双响炮中也磨难。逐日英雄大马帮,天年命夺生死签。培育青年走疆土,借势顺势深浅兰。举杯共饮南北酒,平安是福张大千。十八罗汉齐聚会,共祝重返上海滩。”这首词将我参与制作的17部代表作巧妙地镶嵌于诗中,我很感动,感谢这些曾与我奋战在影视一线的同仁们。
而今,我虽已年过古稀,身体多病,但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心中仍希望与大家一起奋斗在影视第一线。
(根据家属潘婕提供潘志忠的相关资料整理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