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晨曦 相忘江湖

迟晨曦 相忘江湖

迟晨曦,男,1954年6月生,毕业于北京市委党校。投资人、出品人。曾任九洲文化传播中心主任,九洲音像出版公司总经理,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北京履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代表作品:《女神捕》《天龙八部》《京华烟云》《四世同堂》《毕业时刻》。作品多次荣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

“你已经离开江湖,但江湖还有你的传说。”有人称此为荣誉的最高境界。我离开电视剧行业已多年之后,光阴荏苒,斗转星移,在感叹中国电视剧不经意中已步入60高龄的同时,也回想起自己跨入这行业的过往。

1992年12月26日,时任国务院台办主任王兆国同志与我谈话,提出派我组建九洲音像出版公司(以下简称“九洲”),利用有限资源,争取行业主管部门支持,开展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从那天起,“九洲”开启了我新的职业生涯。我虽然也曾与导演、编剧彻夜讨论剧本,也曾一集一集地剪辑片子,但我不可能像那些痴心不改且拥有一技之长的同道那样尽情抒发个人的文艺情怀,我的使命是要建造一个能够为两岸文化交流提供帮助的平台,是要尽可能地开展各项文化交流,增强祖国大陆对台湾同胞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1993年8月,王兆国同志视察“九洲”,并题词:“发展文化艺术,推进两岸交流。”

2000年5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为“九洲”题词:“弘扬中华文化,连接同胞情谊。”

2001年3月,国台办主任陈云林视察“九洲”,鼓励我们建造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大平台。

“九洲”成立之初的经营范围并没有电视剧制作。但电视剧承载文化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且为两岸民众所喜爱,最利于建造成两岸文化交流的大平台。至2005年我离开“九洲”前,公司出品的电视剧已有三四十部,如: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古装武侠剧《射雕英雄传》(40集)、《天龙八部》(40集)、《神雕侠侣》(40集),还有《京华烟云》(44集)、《新龙门客栈》(52集)、《末代皇妃》(36集)、《白发魔女》(40集)、《雍正小蝶年羹尧》(40集)、《台湾第一巡抚(一品夫人芝麻官)》(40集)、《家有仙妻续集》(40集)、《卧虎藏龙》(22集)、《如来神掌》(42集)、《血荐轩辕》(37集)等,奠定了“九洲”荣获最具实力国营电视剧制作机构和全国十佳电视剧出品单位的基础。

电视剧制作是个合作的事业,想当年“九洲”的王鹏举、袁晓波、魏丽丽、陈京生……慈文的马中骏、佛缘四海的铁佛、金泽太和的杨善朴、苏州慈文的范小天、华夏的蒲树林等好友,其乐融融共商电视剧制作大计的场景至今令我难忘。给予“九洲”帮助的还有郑万隆、杨晓雄、张纪中、李保田、刘佩琦、张国立、陈宝国、申军谊……他们都曾与“九洲”风雨同舟。

为了配合电视剧制作,“九洲”与美国时代华纳合作了演艺经纪公司,签约了李亚鹏、许晴、陈好、马伊利、谢娜、黄海冰、刘小峰、胡可、陈思诚、伍宇娟、陈莎莎等大批演员。

为了建立播出平台,“九洲”联合124家城市电视台,共同打造晚上9∶30电视剧黄金档《九三〇剧场》,并与数百家企业合作为电视剧播出提供优质广告服务。

为开发电视剧衍生品,“九洲”和全国最大的音像发行商广州中凯公司合作引进和代理发行了上千部电视剧著作版权。

在“九洲”出品的电视剧中,与台湾影视机构合作拍摄的剧目为数不少。毋庸置疑,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电视剧制作水平领跑于大陆。台湾同仁视野开阔、选题宽泛、勤奋敬业、制作成本控制精细、现场调度灵活……极具专业水准。充分利用合作机会接受“栽培”,是“九洲”得以快速发展的优越条件。由于缺少合拍经验,学习过程也是艰辛的。台湾剧组节奏快、效率高,特别是台湾导演在开机之初有意增加拍摄量,拉练各工种间的配合,这让初次参加合拍的大陆演职员一时难以适应,闹矛盾的事情时有发生。每当遇这种情况,公司都会耐心地疏导大家顾全大局,向台湾先进经验学习。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和合拍剧的增多,“九洲”培养锻炼出了一大批适合两岸合拍的专业队伍。

自1996年起,“九洲”每年都主办一届海峡两岸影视交流与合作座谈会。邀请两岸影视机构的同仁、电视台主管,以及行业主管部门领导与会,交流体会、分享经验、探讨合作。电视剧合拍拉近了两岸同仁的情感,在台湾同仁遇有危难时,“九洲”都会挺身而出主持公道,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在与台湾合作拍摄的电视剧中要数《台湾第一巡抚》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这个戏的拍摄和播出正值岛内政权历史性更迭的前夜,“大选”的选情异常激烈复杂,与台交往稍有不慎就会被人小题大做,为已经十分复杂的岛内政情再添乱象。

戏中的第一主角刘铭传由大陆著名演员张国立扮演。他之前出演《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康熙早已红遍岛内,深受台湾民众喜爱。国立赴台为该剧做宣传时,“九洲”副总王鹏举专程陪同前往,生怕节外生枝。果不其然,参选热门候选人、时任台湾省省长的宋楚瑜先生提出要在办公室会见张国立。为防止被人借题发挥,国立以不太方便前往为由推脱。谁知宋先生在结束台中拉票后,竟来到国立下榻的凯莱酒店。还好宋先生没聊什么敏感话题(不过宋先生说国立与蒋公神似的话激起了他出演《建国大业》中蒋介石的欲望,这是后话),只是谈了对大陆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的喜爱。本以为这是虚惊一场,谁知第二天被媒体以通栏标题“巡抚(宋先生)”拜见“皇上(国立饰演康熙皇帝)”爆出,对宋先生大肆讥讽。

那次选举宋先生以微弱差距败北,应与这件事无直接关系。但我们仍有余悸,生怕这部合拍剧给两岸关系发展添乱。这也是与台湾合拍剧具有政治敏感性的一个生动例证,让人记忆犹新。

离开“九洲”后,我又组建了北京履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了电视剧《四世同堂》(37集,CCTV播出)、《毕业时刻》(30集,CCTV播出)、电视电影《女神捕》(10部,CCTV播出)、电影《鹰笛天缘》(2008年摩纳哥电影节大奖)等影视作品。

混迹于电视剧行业20年,我始终在履行出品人的职责。无论是项目论证还是确定主创人员以及资金投入和播出,都认真倾听专业意见,谨慎判断市场行情,独自承担法人代表的责任。电视剧带给我欣喜的同时,伴随的焦虑和纠结无以言说。没有科班的专业技能,也没有叹为观止的文学博览,也非学者更非通才……于江湖观旁人之未观,察旁人之未察,以不辱使命为己任,只愿撷花束结秦晋之好,唯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