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霖 对我影响颇深的两位朋友

刘晓霖 对我影响颇深的两位朋友

刘晓霖,男,1962年9月生,先后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巴黎HEC商学院。投资人、出品人、策划人、制片人、发行人、演员。IEA公司董事长兼CEO。曾任北京华亿联盟文化传媒投资公司创始人、执行董事兼总裁,(香港)中国视野纪录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文化中国传播集团执行总裁,北京无敌影业董事长。代表作品:《罪证》《仁者无敌》《勇者无敌》《智者无敌》《正者无敌》。个人荣获北京市广播影视奖优秀个人奖(2009年),第九届全国十佳电视剧出品人称号(2012年)。

从1980年入行至今,由我参与过的项目不计其数,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同行从业者,有的只有一面之缘,有的却成为至交好友,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接下来我就想说说两位对我影响颇深的朋友。

这两位中国著名演员对我参与文艺作品创作和对艺术创作的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改变。其中一位是葛优先生,当初我们曾在一起策划在澳洲取景拍摄的电视剧《穷爸爸富爸爸》,原名《陪读》。葛优一直参与整部作品的创作,这部戏的编剧是他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时的同事,也是他多年的好友。在剧本创作阶段花费了我们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每每探讨到深夜,大家都是疲惫不堪,明显能看到葛优已经有些体力不支了,但是为了精益求精,仍在一遍一遍修改台词和故事桥段。当时,我有点不太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努力,毕竟这部戏他是主角,并不是导演。在我非常疑惑的时候,编剧给我讲了他们在文工团时的故事,有一次正在排练话剧,葛优饰演一个小配角,他很重视这个角色,排练之前不断为这个角色酝酿感情,寻找人物感觉,直到进入人物状态,才投入到排练之中,编剧起初不能理解葛优这个举动,但是当他看完台上的表演,发现葛优真的诠释了更深刻的人物情感。后来他看到葛优对于任何角色都是非常认真对待,这对他在创作上触动很大,就从这种对于细节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我觉得凡是真正进入创作状态的时候,演员才能准确表达人物真实的情感。

另外一位让我感受颇深的则是陈宝国先生,我们曾一起合作了多部无敌系列作品。经过长久的合作之后,我们成为好朋友,经常聚会聊天。有一次,我去《勇者无敌》剧组探班,在现场和他聊天的时候,总感觉气氛很奇怪,于是我就问制片人宏胤,我说是不是宝国今天有点不太高兴?是因为我们很久没有来探班了吗?感觉他对我们不是很热情啊。制片人宏胤解释,其实是因为陈宝国入戏太深,在整个拍摄过程里,他都一直沉浸于饰演的人物状态之中,当我们在拍摄间隙的时候去探班,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他的表情、他说话的语气,看着就像是另外一个人,不完全是陈宝国了。

以这两位中国优秀的演员为例,我们需要学习他们这种对待创作,对待人物一丝不苟的态度,这种态度使我觉得不管演员还是编剧,都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创作状态,准备进入创作之前,让自己真切地感受到这个人物的时候再进入创作阶段。这样要能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他们这种一丝不苟的创作状态,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也让他们成了中国成功的艺术家。这两位艺术家一直影响着我,让我时刻提醒自己,在制作过程中尽最大可能给创作者提供良好的条件,让他们完成最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