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南 期待电视剧市场良性有序发展

李 南 期待电视剧市场良性有序发展

李南,女,1964年1月生,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投资人、出品人、策划人、制片人、发行人。上海紫千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霍尔果斯紫千影业董事长。曾任上海东方卫视采购部经理,上海八拉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宇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代表作品:《各就各位》《中国家庭(1—2)》《米粒向前冲》《长征大会师》。

20世纪90年代末电视剧投资一般是在200万元左右,由于市场环境一般、设备落后、演员价格偏低等,因此导致收益也比较平均。随着电视剧市场的迅猛发展,2005年开始,电视剧总投资在千万元以上,演员价格依然均衡,市场利润率逐步提高。这个阶段的拍摄中,无论是导演、演员,还是制作方,都本着创作的初心,力求让作品受观众喜爱,所以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古装剧、现代剧、民国剧。在那个年代的电视剧制作与播出,我们一般都是按所谓的“自产自销”模式,每一部电视剧自带广告植入。

我在2008年开始创作的现代家庭伦理剧《中国家庭》系列,由于深得观众喜爱,30家地面和4家卫星播出后,都达到收视前三名,尤其是北京和上海的地面台播出,达到了第一和第二名。当时启用的老演员刘莉莉和张凯丽,在表演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创作态度、专业水准及与制作团队的配合至今难忘,德艺双馨的演员才是这个行业最难能可贵的。

随着传统媒体播出平台的调整,四星转成两星,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投资额度越来越大。到2010年,一般电视剧都要达到5000万以上投资,制作公司也随之越来越多。无论产业的变化如何,内容为王,品质优先是王道。

在当年的技术水平限制下,我们电视剧播出的制作质量肯定不如现在的好,无论是画质还是整体效果,都无法与现在相提并论。过去不受新媒体的冲击、流量的影响,每一位演员都是靠演技取胜,这也是唯一的核心竞争力。所以那时的演员们,他们的敬业程度以及各自的专业水平,可以用“优秀”二字来形容也不为过。犹记得,当时拍一部冬天的古装戏,最痛苦的莫过于要拍入水戏。看着冰冷的水面,演员们早已瑟瑟发抖,跳进水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时候,有经验的演员都会穿上潜水衣或者裹上保鲜膜。再说冬戏夏拍,古装片的摄影棚里通常没有空调,三伏天里,穿着棉袄的演员们不得不用上各种稀奇古怪的降温方法。最“土”的一招就是让剧组每天准备一大桶冰,演员们拿着毛巾包冰块藏在衣服里,再开着风扇,“双管齐下”。

当然,说到古装戏,大概所有演员都要吐槽的就是假头套。有些古装男演员由于常年戴着不透气的头套,原本浓密的头发开始大量脱落,发际线越来越靠后,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得了“鬼剃头”。他们为了保住头发,不得不找中医扎针吃药,受尽苦头。女明星演古装戏更受罪,为了角色需要,她们通常会戴上八九公斤重的发饰,不少人都因为“不堪重负”患上了颈椎病。为了保护颈椎,女演员们在戏外也会常年戴着颈箍。除了头套重,“痒”也是演员们面临的尴尬难题。尤其到了夏天,出汗多,头皮发痒最让演员们抓狂。

像刘莉莉、张凯丽等这样的演员,无论是台词功底、表演功底,还是进组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每一天上戏时的精神状态与态度,都是让人不得不敬重的,她们不单单是演员,更是优秀的表演艺术家。

电影是机械时代的产物,而电视则是电子时代的宠儿。电视具有快速、真实、准确、经济而又覆盖面广的优势,因此,它在信息社会最有用武之地。目前,电视剧在我国主要是由电视台编排进各类新闻、专题品种之中向社会传播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插进新闻电视荧屏中的一个艺术板块,这种特定的组合和传播方式,必然要影响到观众的欣赏心理并反馈为对电视剧创作的特定要求。因此,在美学价值之外,新闻价值也构成目前我国电视剧的一个先天性特征。这也是电视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之一。

电视剧投资是从200万到1000万,从3000万到8000万,现在又在走向几个亿的过程中,其中关键因素就是演员的价格涨幅。从2009年开始,由于各大门户视频网站的冲击,流量明星的大肆渲染,并随着中国电影电视剧产业的快速发展,影视明星天价片酬、电影票房造假等问题都在引发舆论热议。

当下,有建议指出,应通过税收等方式让明星“天价片酬”回归理性,让资金更多投向剧本创作等环节,以提升电影电视剧质量。

现在的一个剧组将大部分预算都集中在某几个一线演员身上时,其幕后制作团队的薪酬少得可怜,且必然会被迫压缩其他成本支出,导致很多“雷剧”的产生,已成为一个行业难题。作为这个行业的见证者,我们是最早制定电视剧的制作与买卖“游戏规则”的人,我们热爱这个行业。所以在这个行业里,我努力执着,尤其是在现实主义题材方面,见证了国产电视剧的繁荣发展,我期待市场更良性有序地发展,让观众受益,让老百姓获得更多的思想内涵的升华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