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武 精品制作,匠人精神

刘文武 精品制作,匠人精神

刘文武,男,1963年10月生,毕业于湖南吉首大学。投资人、出品人、策划人、制片人。北京响巢看看网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北京响巢国际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北京同道影视节目制作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代表作品:《雍正王朝》《乾隆王朝》《孔子春秋》《走向共和》《我心灿烂》《丑女无敌》《熊爸熊孩子》。作品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

本人爱好文学、爱好创作,深深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这是我本人兴趣所在、梦想和追求所在。在影视创作中追求精品、追求创新、追求超越。

大学毕业前,我创作的文学作品已陆续在《当代》《十月》《上海文学》《民族文学》《萌芽》等全国一流的文学期刊发表。

受湖湘文化的熏染,湘西钟灵毓秀中孕育出的铮铮风骨,早在我心中积郁出一股强烈的英雄情结,我向往的是民族英雄史诗般的主题,大气磅礴的故事架构,我以坚定的信念和勇气组建影视公司,迈出了影视行业的第一步。

我认为做影视的第一大关就是抓好选题,这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朋友苏斌向我推荐的二月河长篇小说《雍正王朝》,我花费三四天的时间读完后,立刻拍板就是它了!立马与苏斌南下,买断了其独家改编权。但是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看似咫尺之遥,然而也可能差之万里。因此在物色编剧的同时,一个不容丝毫动摇的原则在我脑中浮现——必须是一部别具一格、带有悲剧意味的历史正剧;必须是与以往上映的同类电视剧截然不同且打破固定模式的新型电视剧;必须是打破原小说故事框架,全方位地重新构思,多角度、多头绪、多人物的大剧;必须多层面、多信息量、多意味地展现故事与人物,做到雅俗共赏。除了这四个“必须”,我还有两个“凡是”:凡是任何人都马上能想到的情节、细节、行动、对话,都要尽量排除;凡是一切没有张力的动作、语言,一句话也不写。

本着必须贯彻“四必须”“两凡是”的编剧原则,找到了一位青年文学批评家担纲大任,可历时一年的剧本初稿最终还是被我给否定了。最终确认的刘和平编剧凭借一套《雍正皇帝》小说及一部历史专著《万历十五年》,经过反复长谈和细心钻研,用一年多的时间数度改写和重写,精心打磨剧本,最终写出了我和整个策划团队一致认可的剧本。至此,我又抓紧时间开始筹资融资、组建摄制团队,开始更为艰苦的拍摄历程。

我确立导演的标准是要有深厚文化功底的、要有大眼光大气派的;选择演员的标准第一条也是文化功底,第二条是人品和敬业精神,无论是谁推荐的导演和演员,我都会一一谈话,借此了解其思想内涵、文化功底。如此,一批真正从事艺术的精英人才开始陆续集结。

一个200多人的大剧组、转战4个外景拍摄地,历时7个多月的拍摄,6个半月的后期制作,2600万元的巨额投资,超强豪华的演出阵容,我与主创人员一起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整部场景浩大的历史题材电视剧。

《雍正王朝》播出收视一路飙升,20%的收视率稳稳坐上当年收视之冠,至今未被超越,在港台也大受欢迎,成为大陆电视剧里程碑式作品,荣获了“金鹰奖”“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目前国内影视剧最大的发展瓶颈是剧本,是题材,是创意,是故事和人物,而不是技术,这正是我秉持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每部影视作品都在见证我和响巢传媒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历程。

影视作品做好了,最后就是两类,一类是能以厚重的底蕴在社会上引起反响,让人们从中思考获得感悟,这是当初选择做《雍正王朝》《乾隆王朝》这些大制作的原因;而另一类就是能够让人轻松快乐心灵释放的一类,比如《丑女无敌》《丑女贝蒂》已经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风靡一时,但那么多国家都没有改变这个故事的基本特质,那就是“灰姑娘”的视角,《丑女无敌》再次把这个视角放大了,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视点,而抓取这一新视点,精准抓住主流收视观众的心。《丑女无敌(1—4)》在湖南卫视播出后,第一季就创下了1.7%的收视率,在全国22点档节目中市场占有率最高,超过9%,并持续排名全国同时段电视节目第一名。在播出模式上引进了国外电视剧目的季播形式,实现了国内首创。《丑女无敌》是迄今为止国内电视剧与著名企业联手进行植入式广告营销的最大投资案例、最成功的案例,仅联合利华一款植入产品“清扬”,凭借《丑女无敌》植入广告就获得五亿元的销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