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滨 我幸运地赶上了电视剧的好时代

罗 滨 我幸运地赶上了电视剧的好时代

罗滨,男,1973年12月生,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策划人。浙江南北湖梦都影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代表作品:《霍去病》《黑狐》《雪豹坚强岁月》《冰锋》《苍狼》。作品荣获第十二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电视剧入围奖,第十一届全国电视制片业十佳优秀电视剧奖,第二届乐视影视盛典乐视网点击破亿电视剧大奖。

我从事电视剧策划的工作已经有十几年,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秉承着“做好内容”的初心经过不断学习、摸索,一直走到今天,既经历了对这个行业从迷茫到坚定的个人进步,也见证了整个电视剧行业的蓬勃发展。今天有幸借此将我对策划工作的经验和对这个行业的思考给大家做一些分享。

中国电视自1958年5月1日至今60年,走过了制作人时代、策划人时代等。从电视发展史上不难看出,策划对电视制作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影视剧策划其实并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要经历一种从无到有的精神活动。初期要先了解影视剧市场,及时把握新动态、新趋势,负责发掘优秀影视项目,拓展相关的影视项目合作资源,选定项目的定位与策划案的制定;进而完成公司相关项目剧本的编剧创作工作;向市场进行宣传和推销,直至发行完成并督促回款。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电视剧策划人,一方面自身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有独特见解和细致洞察的能力,能够把握公众或媒体的关注点和喜爱、偏好的变化,同时在剧本创作前期能对剧本素材和题材进行整体评估、筛选,对作品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制度,有较强的市场运营能力及市场经验,还必须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向他人学习、改进自身的创新精神。

随着经验的积累,我开始慢慢对这个行业、对作品、对市场、对观众的喜好有了自己的思考,于是我的《黑狐之风影》《冰锋》等战争系列的电视剧诞生了。

在拍摄这些战争系列电视剧时,为了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在开拍之前会对剧本史实进行透彻的研究,注重剧情跌宕起伏,要有强烈情绪感染力,有民族血性也有对战争的无奈,让故事更加饱满。另外也开始实践“小成本、精制作”的模式,研究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呈现最好的效果。

我幸运地赶上了好的时代。2010年以前,我从行业的前辈身上学到了宝贵的经验,从2010年开始慢慢摸索出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之路。到2012年,资本大量进入影视行业,整个行业的制作质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让自己在这个浪潮中找到了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对这个行业的理想。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自己的风格也好,还是有资本对这个行业的助力也好,内容为王!必须秉承这个原则和初心,围绕“内容为王”这个核心,才能在这个行业走得更远。

因为资本的大量介入,影视行业得以快速发展,但这个浪潮背后良莠不齐的作品质量也让行业大环境变得更为复杂。2014年前后,一阵“IP”风刮过,打开电视,这边“玄幻”唱罢那边“宫斗”登场。一直以来,“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我们文艺工作者认同的创作标准。但如今充斥屏幕的这些同质化内容,为观众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精神食粮?传播了真善美价值观的追求吗?在这种大环境下,我认为真正走心的原创,才会为市场带来更好的内容。我们要做的应该是用热血励志的故事,用有力量的角色,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带给观众。

因此,2016年我开始启动拍摄筹备了七年之久的电视剧《霍去病》,组建了最优秀的团队,以《史记》《汉书》等历史依据为基础。故事讲述了少年将军霍去病横扫天下,封狼居胥的热血英雄史诗。同时通过阵容年轻化的影响力糅合不同年龄的受众需求,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爱国情操和正能量带给当代青少年观众。同时,我们进行了大量原创“IP”系列剧的版权储备,计划在项目源头上运作,进行系列化与全产业链开发。希望通过这些好的项目,将更多有积极力量的内容带给观众。

在中国电视剧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拍出更多精品,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这是电视行业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电视工作者要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开拓创新,精耕内容,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的文艺精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