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潮洋 我的影视梦
李潮洋,男,1956年12月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制片人。安徽企业发展研究会音乐影视文化专业委员会影视部主任。曾任安徽广播电视台五星东方影视公司负责人,安徽广播电视台总编室副主任(分管电视剧制作),安徽广播电视台华星传媒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代表作品:《永远的忠诚》《乱世佳人》《母亲母亲》《十送红军》《感动生命》《新安家族》。作品多次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个人荣获第四届全国电视百佳艺术工作者称号(2004年),第十届全国十佳电视剧制片人称号(2014年)。
我的影视梦坎坷又漫长。
我的影视梦开始于1976年,那时候我还是一个下放知青,在生产建设兵团下面的一个农场,劳动艰苦而单调。粉碎“四人帮”后不久,许多电影开始解禁,我们在农场的操场上看到了电影《刘三姐》《柳堡的故事》等。我那时就开始做起了电影梦,开始琢磨写剧本。1977年年底,高考恢复了,尽管我在高中是数学课代表,理科成绩好,但我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文科。兵团不像农村,每天只有晚上一两个小时复习,结果第一年只考上了一个中文专科。家里人和中学老师都劝我第二年考理科,但是我想来想去,为了那个影视梦,还是决定读专科。报到时同学们已经开学一个月了,我就在学校里开始写剧本,那时写的剧本至今还压在箱底。
1980年专科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安徽一个县的农村中学当老师,对于那里来说,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真是稀罕!当了几年老师后,随着大量老电影上映,我的影视梦越来越强烈,这就是现在所说的“不忘初心”吧。我发现要想实现这个梦,必须考研!可是校长坚决不让我报考,终于有一年机会来了,正值报考季节老校长要退休了,经不住我三番五次到他家里磨嘴皮子,他终于签字了。后来的新校长知道了大为恼火,明确地告诉我只能考这一次。我只有破釜沉舟了。记得那一年是春节后考试(1985年),我寒假里没日没夜地复习,年夜饭吃了几口就去看书了。由于怕考不上,我报考了山东师范大学,一方面他们的中文专业比较好,有不少全国一级教授,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招了一个两年制的研究生班,面向全国招十几个人,我就报了那个班。结果复试时我考了全系第一名,学校问我愿不愿意上三年制的硕士生,我欣然答应,喜出望外。
入学后,我选择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影视文学方向,三年的理论学习为我的今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毕业时,当时的电视剧已经异军突起,我找到了家乡电视台安徽电视台电视剧部,经过台领导专家笔试、面试(全台历史上第一次),我正式成为安徽广电系统第一个硕士研究生。
我以为我终于实现了影视梦,然而当我踌躇满志地到台里报到时,却被告知我被分配到新闻部。这是严重的专业不对口,但是领导说这是锻炼期,必须去。本来想几个月或者一两年就会回电视剧部,可是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0年!我从一个助理编辑升到新闻中心第一副主任,过去我的许多上级成了我的部下,但是我的影视梦一直没有实现……
2007年年底,机遇又一次来了,受几个兄弟省台自制电视剧收视上佳的压力,安徽台打算充实加强电视剧力量,经过我再三争取,我终于到了安徽台影视公司,我的影视梦终于在40年后实现了!
是不是美好时光被耽误了?现在看来不是,没有三年研究生的理论基础,没有20年电视新闻工作让我对中国社会的深入了解,我不可能有今天的一点成绩,所谓的“厚积薄发”可能就是这个道理。我深深地感谢这些人、这段历史,我的影视梦的“初心”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