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难忘峥嵘岁月,坚守电视初心
李莉,女,1963年7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EMBA。投资人、出品人。曾任北京小马奔腾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副总裁,北京小马奔腾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代表作品:《我的兄弟叫顺溜》《三国》《我是特种兵》《十送红军》《少帅》。个人荣获中国十大品牌女性(2016年)。
1998年,北京小马奔腾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公司于2003年涉足影视制作,我也因此开始了与电视行业的半生缘。
小马奔腾是第一批获得由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证书的民营影视公司之一,这意味着民营影视公司开始获得政府认可,国产电视剧的生产空间开始在民营公司的努力下不断扩展。而我是最早投身民营影视企业的那拨人之一。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从摸索开始。
2003年,小马奔腾正式筹备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历史的天空》,我作为公司代表负责审核剧组所有费用预算。会计准则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但实际工作中接触到的财务内容却是全新的。为此,剧组特意找了一位资深场记为我详细讲解剧组架构,拆分工作内容,大到全剧的统筹拍摄时间,小到不同岗位的人员配置,让我醍醐灌顶。那段时间,我这个影视行业的新手细心观察,用心请教,在新的领域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这对此后我的个人成长及公司管理生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的天空》是公司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我个人有幸参与其中的第一部作品。可以说,随着《历史的天空》这部作品的诞生和成长,我完成了“触电”后的许多第一次。当时还处于边摸索边前进阶段的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这部一度担心发行不畅的作品居然包揽了中国电视界的所有至高荣誉。
彼时的电视荧屏虽说百家争鸣,但实际上各家影视企业尤其是刚刚试水的民营影视企业都在细心摸索边界,努力扩大生存空间。《历史的天空》讲述了从抗日战争到拨乱反正时期长达40年的历史,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能否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是我们在做发行工作时的重点问题。最终,我们在资深发行人王满林的帮助下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先在地方播出,再推进中央电视台的播出。播出后,这部作品斩获了“飞天奖”“金鹰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开启了小马奔腾和我个人对影视领域的进一步思考探索。
2009年,在因缘际会的情况下,我结识了制片人杨晓明,他一心筹拍的电视剧《三国》因为资金等问题经历了两度开机、停机。即便如此,他依旧满怀希望地要坚持运作这个项目,他这种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吸引了我。小马奔腾公司创始人我弟弟也非常认可这一重新演绎经典的项目,迅速组织团队评估项目。团队认为该项目有一定风险,但也同时认为只要完善好人物特性,调整好内容,让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扩大发行,该项目有可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事实证明,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该片后来得到日本、韩国等发行商的争相购买,在国内和海外市场都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和较大的经济效益。应该说,这次成功是源自对优质作品的坚定信念,这种强大的信念感对我影响颇深。
2000年之后的十年,民营影视企业的发展和中国影视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形成了相互推进的关系,中国影视产业也加快了向海外学习交流的脚步。2011年,中国电视艺术考察团应邀出席第三十九届国际艾美奖活动,并选送了小马奔腾出品的新《三国》,该作品超高的制作水准得到了组委会的高度评价。公司另一力作《我是特种兵》作为“飞天奖”获奖作品,随考察团走进美国高校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度交流。作为考察团成员的我,第一次详细地了解了华纳公司遴选优质剧本的金字塔结构,可谓受益匪浅。回国后,我立马建议建立公司的剧本筛选体系,力求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来挖掘优质原创内容,打造影视精品。
2011年,触动我心灵的还有另外一件行业大事。公司董事长荣获第七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我作为代表领奖。当晚,同为获奖者的白岩松说:“在中国的文化中,德艺两字加在一起并且‘双馨’几乎是最高的境界了,我觉得自己离它的目标还太远,不能把它当成是奖励,而是一种鞭策,或者说是提醒。”虽说获奖人不是我,但在那一刻身为电视工作者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充满了我的胸怀,这也鞭策着我为这一壮美的事业付出我的全部精力。
“触电”15年,《历史的天空》教会了我凡事要使用灵活策略,《三国》触动了我追求好作品就要坚定信念,国际艾美奖启发了我要重视管理体系,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颁奖典礼则鞭策我要以电视事业为终生事业目标。期间,我监制出品了一系列作品:《我的兄弟叫顺溜》《民兵葛二蛋》《十送红军》《好家伙》《龙门镖局》《食来孕转》《白云飘飘的年代》《少帅》等。已有的作品不断鞭策着我: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部!
回望小马奔腾成立23年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策划、投资、制作及发行影视作品方面的开拓。我始终相信,一个文化工作者对社会的大爱和大善不在于建了多少座庙,磕了多少个头,捐了多少钱,而在于如何把握好手中的社会公器,感染、召唤、引导更多的人去追求“真善美”这一永恒价值。小马奔腾制作出品的优秀电视剧,大多以小人物的个人蜕变成长来反映时代的滚滚洪流与社会的悠悠变迁,用个体切身经历来引发观众共鸣,引导观众进一步思考电视剧背后传达的意义。深耕文化创意产业15年,我最大的感悟是:扬清而不立名,警浊而守本心。在未来的10年、20年乃至更多的时间,我愿意秉承初心,继续尊重原创内容,追求优质作品,心怀坚定信念,拥抱我与中国电视的下一个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