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密 我对电视剧行业发展变化的些许思考
李密,女,1973年9月生,毕业于美国洛约拉马利蒙特大学。出品人、制片人。天中映画执行董事、总经理,冠亚文化传媒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代表作品:《新上海滩》《杨门虎将》《卫生队的故事》《牵牛的夏天》《AA制生活》。作品荣获第二十七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系列电视剧一等奖,江苏省2007年度观众最喜爱的电视剧奖,上海市2007年度收视排行大奖,2007年度新浪最佳电视剧奖,2012上半年度搜狐十大优秀电视剧入围奖。
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国影视文化产业持续生机蓬勃,各路资本、风投纷纷蜂拥而入,操盘手的背景也越来越复杂多元,谁都想在这个行业里分一杯羹。但近年来行业的一些发展动态却引起了我深层次的思考,尤其是2014年突然开启的IP热潮,网剧对传统电视剧的强势冲击,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今很多人在策划项目的时候,谈论的不再是题材、故事、人物、情怀,而是IP、粉丝、鲜肉、流量,一时间竟有了“得IP者得天下”的说法。
实事求是地说,作为传统电视剧出身的制作人,我对网剧和网络时代的IP热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我更认为,如果没有对网剧的深刻认知,没有对IP价值的独到发掘,不能将IP合理地孵化成型,仅靠一味的炒作、追捧,终究是无法在行业中立足的。
早在2006年我就成功运作了电视剧《新上海滩》,而在古装、玄幻、穿越、虐恋网剧大行其道的2016年,我仍然精心推出了电视剧《万水千山总是情》,其实这都算得上标准的IP开发。很多人都认为经典翻拍是一件很吃力不讨好的事,尤其是《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这类华语电视剧史上的经典之作,有当年的经典在前,我们的翻拍之作必然会被市场和观众拿来与之比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翻拍剧在先天上就已经落入了下风。
即便翻拍剧同样做到了优秀,观众还是会认为那是因为站在了经典的肩膀上。更何况经典作品本身带有强烈的时代痕迹,缺乏足够的时尚和网感,很容易被观众戴上过时的帽子。因此我们在改编创作时始终在思考这几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翻拍这部剧?我们拿什么样的故事去感动网络时代的年轻观众、引发情感的共鸣?我们制作的品质究竟体现在哪里?
周润发版的《上海滩》讲述的是许文强和丁力在上海黑帮中的奋斗史,在血与火、情与义中掺杂着兄弟情谊,更有许文强和冯程程那段震撼人心的爱情纠葛。汪明荃版的《万水千山总是情》讲述的是富家阔少阮庭深和大家闺秀庄梦蝶克服重重困难,跨越万水千山始终不离不弃、相爱相守,最终化解阮、庄两家绵延数十年仇恨的故事。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两部电视剧受制于时代理念和制作环境的限制,恩怨情仇、打打杀杀的黑帮气质太过浓厚,和当下的主流价值观有所违背,道具和场景也非常简陋,缺乏对历史风貌的真实还原,整体的格局和气质偏狭隘。因此我们在故事改编时特别注重角色的设计,例如将许文强塑造成一个从北平流亡到上海的爱国学生,将阮庭深设计为一个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律师精英,赋予他们青春、热血的特点。尤其是在许文强和冯程程、阮庭深和庄梦蝶的爱情故事中,特别融入了当下年轻人的思维和价值观,以及他们对情感、婚姻的独特认知,力求将一个传统故事打造出全新的情感气质,引发网络时代80后、90后观众们的情感共鸣。
在主创阵容的选择上,我们一贯坚持精品战略,无论是擅长宏大叙事和家国情怀的著名导演高希希,还是多少年都有着强烈“万水”情结的著名导演赖水清和杨文军,都是我们最为坚决的合作伙伴。当年我就坚持认定黄晓明就是挑战“许文强”这个角色的不二人选,因为他的眼神很干净。如今我同样坚持让花样美男严屹宽出演“阮庭深”,因为我在他身上发觉了他和角色的某种精神共鸣。
在制作上我们坚持精品战略,投入大量资金在角色的服装、造型和道具场景的搭建上,力求细腻逼真,在细节中全面复原20世纪30年代上海滩的风尘迷离、妖冶十足,古城北平的古朴厚重、文化悠远,更有抗战时期中华大地的烽火烟云、乱世动荡。尤其是邀请当年《上海滩》的演唱者叶丽仪出山,用普通话重新演绎了这首经典的粤语老歌,可以说我们在各个环节都努力做到了质的飞跃。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付出确实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肯定。
2017年是网剧井喷的一年,尤其是《河神》《白夜追凶》《无证之罪》等网剧的相继火爆,对传统电视剧形成了近乎碾压的态势,一时间在行业内引发了强烈的震撼。其实早在2014年,我就在思考如何从传统电视剧向网剧思维转型,如何从一个电视剧制作公司向互联网文娱公司转型,如何将影视产品和资本市场对接。虽然说电视剧和网剧都要求讲述一个精彩、抓人的故事,但播出平台、收视群体和盈利模式的差异决定了制作理念的本质不同,同时更对制片人本身提出了严苛的标准。
在如今互联网快速发展、IP多模式转型时期中,我认为传统单一的电视剧制片人将会逐渐被淘汰,而复合型制片人尤其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制片人,在对IP转换影视和上下游产品开发的整体把握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了解互联网主流用户习惯,在受众信息反馈、大数据分析、优化策略等方面更将占据市场的先机,这正是我现在力求突破和追赶的地方。
现在很多同行仍然在唯IP马首是瞻,疯狂抢购、囤积IP,导致很多质量平庸的小说版权被炒成了天价,严重影响了行业的正常发展。在我看来,在图书市场和网络点击中热门的小说,转换成影视作品不一定能转换好,它的影响很可能是因为吻合了某一个时下的话题、一部分读者群体的特殊心理,也可能是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个“网红”,总之影响的因素会有很多。现在很多人看百度指数高就买了,这是一种典型的投机和冒险行为,这也就对制片人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理性的认知下,我们冠亚传媒特别选中了《成化十四年》这本网络小说,经过整个团队历时三年认真的剧本创作和市场分析,我们将于2018年隆重开拍网剧《成化十四年》,和成龙的团队合作投拍电影《成化十四年之桃花源记》,并和著名的网络游戏公司合作开发同名网游,进行全产业链的深度开发,这是我们正式转型和向网络时代的收视群体做出的一次全面尝试开发。
我非常看好影视文化行业的前景,更自信在这个行业只要做到与时俱进,保持思维的年轻和锐意,就能做到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其实我们的美好时代,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