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 佛 我与电视剧那些有声有色的回忆

铁 佛 我与电视剧那些有声有色的回忆

铁佛,男,1954年3月生,毕业于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投资人、出品人、策划人、制片人、发行人。三千视界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中山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中北电视艺术公司执行总经理,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副总编,北京福缘视线影视公司总经理。代表作品:《24小时警事》《小鱼儿与花无缺》《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七剑下天山》《大唐双龙传》《爷们儿》《谜砂》。作品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1989年初夏,我随尤小刚去西安改编李佩甫的小说《李氏家族》,在每晚近万字的写作速度中,闲聊权当舒缓。为什么拍电视剧要广电局拨款和企业赞助?电视剧应当卖钱啊?这是尤小刚不依不饶的话题。时逢罗欣在西北大学作家班学习,三人一琢磨,于是有了挂靠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的中山电视艺术中心,后来被戏称为电视剧市场的“黄埔军校”。

中山电视艺术中心草创的第一部试水市场的剧,就是由张明智先生推荐的台湾引进剧《八月桂花香》。当我们捧着这部剧找到各地省级电视台时,吃了闭门羹。播电视剧还要钱?的确,那时电视台都采用节目交换制,以节目换节目,很原始。好在,此时刚兴起的地市级电视台是节目源紧缺的媒体。于是,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中,参加数次城市台协作体会议,经过多轮谈判,这部戏总算按每分钟8~12元的价格卖了出去。经历如此艰辛后,以在广东的区域优势,我们寻求到企业合作,开启了电视剧带广告播出的模式,这是中山电视艺术中心真正赚到的第一桶金。当然,也有企业付不出钱的时候。中心库房曾堆放了数百台“康宝”消毒碗柜,成了中心馈赠电视台朋友的礼品,为此,中心倒贴了不少托运费。

1989—1992年,中山电视艺术中心与全国城市台协作体合作,引进了数十部港台地区和欧美国家的电视剧,如台湾地区的《八月桂花香》《红尘有爱》《穆桂英》,德剧《古登堡幽灵》,美剧《4587在行动》《贫穷的女富豪》等,切实有效地丰富了地方电视台的节目内容,培育了广泛的收视受众,也为我们自制电视剧开拓了眼界,并培养了一批日后在影视传媒业有一定作为的人,如俏佳人公司创始人李雁、强视影视总经理游建鸣、广告传媒业达人李光斗等。

1992年初夏,由中山电视艺术中心发起并承办,全国数十家省会城市台负责人在珠海白藤湖度假村,召开了“社会主义电视节目市场研讨会”。时任广电部副部长刘习良率队出席了会议,在会上,刘习良副部长谨慎地表了态,“市场”这个概念,最好不要提,但可以这么做。行业主管领导的态度,让出席会议的制播双方都备受鼓舞。

这一年初秋,身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尤小刚迈出了市场化的第一步,撮合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和中北电视艺术中心组建了中北电视艺术公司,我代表中山电视艺术中心出任公司首任总经理,协助尤小刚策划拍摄百集电视连续剧《京都纪实》,该项目历时三年,市场回报率是投资成本的四倍。这期间,由于种种原因,中山电视艺术中心退出了中北公司。尤小刚说服主管部门支持,从北京电视艺术中心退出,组建了自收自支的有事业单位编制的中北电视艺术中心。这以后若干年,中北电视艺术中心一直是电视剧节目市场不可忽视的主力军,生产制作了近千小时的电视剧集。

回首往事,我时常在想,倘若尤小刚不分散精力,全情投入电视剧拍摄,可能艺术成就会更大。但中国电视剧事业发展到居世界之首的今天,尤小刚也算是一块坚实的铺路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