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满林 关于《历史的天空》的一段往事

王满林 关于《历史的天空》的一段往事

王满林,男,1966年3月生,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投资人、制片人。凤凰卫视影视发展基金总经理。曾任上海新视线影视公司总经理,香港亚洲电视公司顾问,上海天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节目营运总监,北京友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代表作品:《插翅难逃》《青河绝恋》《李卫当官》《历史的天空》《中国地》。作品多次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

在2002年的一次聚餐中,汤春辉先生,也就是《历史的天空》的策划之一,向周林(出品人之一)、唐蒙(总策划之一)和我(总监制之一)推荐了这部小说。

在这部电视剧之前,一般抗日剧的主要人物塑造基本上是典型化的人物形象,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存在,但基本上是有所谓正确的动机参加革命队伍,最终成长为战斗英雄。而《历史的天空》里面的主要人物姜大牙,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流氓无产者。他身上有着强烈的江湖气,他想参加国民党的正规军打鬼子,同时还有着升官发财的心理动机。当他误打误撞到新四军的队伍,打算蹭完饭就去找有枪有饷的正规国军,没想到这时候看到美丽的女战士东方闻音,他一见钟情,决定留在新四军。留在新四军后,姜大牙身上的匪气、军阀作风、绿林好汉的价值观与新四军的纪律和革命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冲突和碰撞。姜大牙的成长,可以说是借助东方闻音的爱情和鞭策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是毫无革命动机。那么,除了主人公姜大牙之外,其他的人物形象也是非常精彩,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和丰富的情感,例如讲究党性原则的张普景、以德服人的杨庭辉、明哲保身的窦玉泉、卑鄙小人万古碑,包括对手日军少佐西村人性化的塑造等。

除人物之外,在剧情上也有党内斗争、敏感区域等创造性的突破,让人望而却步。因此,当时我看完这部小说后,觉得这个题材和人物没办法拍,市场上也没有这方面题材的借鉴。在审美上以及在观众收视习惯的把握上,都没有参考,贸然投资有很大的风险。

后来,大家不约而同地又看了一遍小说,一致认为不拍非常可惜。原因在哪里呢?就在于姜大牙这个人物有血有肉,复杂丰满,在于这部小说独特的视角,突破了典型化、概念化的局限,还原了人物的真实性、复杂性、多样性,将宏大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是开辟了全新的道路。到底投不投资,这个决策还是非常艰难的。百分之五十的风险,很可能拍摄完毕就永远不见天日了。

此后,公司管理层所有人员一致决定投资上马,在当时这个决策真的是有很大风险。最终,在广电总局指导下,经过全体创作、制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历史的天空》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和良好的社会反响。这证明了当时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当时多么有眼光,而是说这部小说太打动人了。当然,这部剧在审查的时候确实遇到了一些障碍,我们进行了多次修改,好在没有影响整部剧的质量。

《历史的天空》这部剧的成功,足以证明创作永远是第一位的。时至今日,我也依然秉承这个最基本的原则。制作不能跟风,不能以资本、大IP、明星等为原则,而是要以创作为第一要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一定是不能违反创作规律的,在资本时代创作者还是要保持清醒和冷静。